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改编《西游记》的新鲜事…
(警方观点)梁丽“捡”…
[转]“金榜题名招”缓解…
传说中的“金莲”现身南…
绝不错过能钓到“金龟婿…
今年是“金猪年”吗?(…
再寻“金枝”——文学人…
最新热门    
 
手捧“金钟”的“80后老人”(组图)

时间:2009-12-7 11:46:04  来源:人民日报

  阅读提示

  日前,在广州举行的中国音乐金钟奖颁奖典礼上,6位音乐老人从2000多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被授予了“终身成就奖”。6位老人均已年逾八旬,被人们趣称“80后音乐大师”。

  除今天报道的周广仁、杜鸣心两位大师外,另4位“金钟奖”获得者分别是:88岁的“魔笛”陆春龄;83岁的作曲家黄准;80岁的中国歌剧界泰斗郭兰英;85岁的作曲家沙青。

  周广仁:每周仍教4天课

  本报记者 朱虹

  【在中国钢琴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周广仁。她是著名钢琴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终身教授;她是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钢琴比赛上获奖的人;她直接培养出的专业钢琴人才数百人,其中许多人在国际国内重要比赛中获奖,更有无数钢琴爱好者在她创办的学校或主编教材的引领下踏上音乐之路……】

  每天练琴雷打不动

  周广仁1928年出生于德国,81岁高龄的她如今仍然忙碌着。今年,周广仁送走了自己带的最后一批大学生。每周四个上午的课,从8点到12点。不管多忙,授课是她最不愿意耽误的。

  2005年的一天,周广仁突然感觉浑身麻痹,被确诊患上了风湿性多肌痛。即使在病情严重的几年间,只要她能够行动,哪怕是拄着拐杖也要给学生上课。

  周广仁上课时不空讲理论知识,通常是让学生先弹琴,她指出问题,再弹再讲。跟随周广仁学习的有7个研究生,一位是山西大同大学音乐系教师吴巧云,她带来了一脑门子问题,弹奏方面的、教学方面的、教材方面的,而周广仁常常告诉她,钢琴是个表演专业,老师不能光动嘴,首先自己要弹好琴。

  今年大病初愈,周广仁依然每天坚持练习两个小时的钢琴。“钢琴这门艺术,如果不学习、不练习,退步要比进步快得多。”周广仁说。

  琴艺不是“逼”出来的

  如今,钢琴几乎成为中国孩子的必修课。周广仁认为,小孩子从小学习钢琴,接受艺术的熏陶,对他们的智力开发很有好处,也有助于培养他们音乐精神与审美能力。“但除非他们从小很爱音乐,显示出对艺术的特殊感觉,而且,他还必须知道音乐是苦差事,否则硬往音乐的道路上逼是不行的,反倒会造成孩子的身心伤害。” 周广仁说,许多家长看见郎朗和李云迪的例子就让孩子学钢琴,但没有看到郎朗对钢琴的痴迷和热爱。“技巧是可以逼出来的,对音乐的修养是逼不出来的。” 周广仁说。

  她说,目前全世界大型的钢琴比赛有700多个,比赛可以锻炼和提高钢琴水平,但参加比赛是为了促进学习,频繁参加比赛则容易背上得奖的包袱,弹来弹去就是那几首曲子也不能代表水平的提高。她很赞赏第九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冠军得主钢琴家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他夺冠时年仅18岁,但夺冠后并没有将琴艺荒废在频繁的演奏中,而是以谦逊踏实的态度练琴,最后成为世界一流的演奏家。一个人能在钢琴的道路上走多远,“天生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天生因素”的发展——这个人需要更少的功利和浮躁之心,具有更高、更远大的艺术理想。

  杜鸣心:创作先要感动自己

  本报记者 张健

  【《红色娘子军》、《万泉河水清又清》、《春天的故事》……这一连串的音乐经典,都离不开一个人——作曲家杜鸣心。而杜鸣心投身于音乐教育大半个世纪以来,学生中英才辈出,涌现了郑秋枫、王立平、张丕基、叶小刚、石夫、徐沛东、王黎光、刘索拉、瞿小松等一大批人才。】

  一生怀抱感恩心

  谈起自己的人生之路,杜鸣心总是满怀感激,感激那些已经逝去的人和事,感激培养了他的祖国。

  孩童时,杜鸣心的父亲牺牲在日军的炮火中,他被送进了难童收容所,跟随战时难童队到达四川永川的第二儿童保育院学习。在那儿,他受到了音乐的启蒙。之后又被选进陶行知先生开办的“育才学校”,第一次见到了钢琴,并开始走上音乐之路。

  那个战乱时代,很多人给予了杜鸣心关怀与帮助:启蒙老师蒋荣英,陶行知先生、贺绿汀夫妇……回忆起这些人与事,杜鸣心无限感慨:“感激那些直接、间接帮助过我、影响过我的人们,没有他们,也便没有我此后的人生。”新中国成立后,杜鸣心被国家送到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深造。

  说到这次获奖,杜先生比较淡然:“得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