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诺奖新得主瑞典领奖金 …
海外汉学的“中国趣味”
瑞典私有经济占90%以上…
汉学西渐说
法国汉学界有关郑和下西…
汉学主义的“超越”与“…
树立文化自觉,推进海外…
德国汉学中的道教研究
清代汉学思潮与阮元书学…
欧美汉学界在中国古籍索…
最新热门    
 
瑞典汉学家林西莉:中国传统的牢固让我惊叹

时间:2009-12-11 12:28:14  来源:文汇报

  “……这些音调往往用来描述缥缈遥远的东西——一段记忆、一个机遇、一座海市蜃楼,就像春晓那样。开始的时候很沉重,正如冬天。但远远地就能听见春天轻快的旋律,渐渐打破了那黑暗沉重之感,转换成明快的情绪。”这是瑞典汉学家林西莉在《古琴》中对琴曲《春晓吟》的一段描述。

  日前,在瑞典驻华大使馆,林西莉带着与三联书店出版社合作的《古琴》中文版与记者见面。林西莉不仅懂得以形象思维来欣赏中国的古琴声,更对乐器、乐谱和典故背后那段古老而华丽的生活文明深谙于心,这些都可以在《古琴》中得到令人惊讶但又信服的证明。

  古琴对这位快80岁的瑞典老太太来说意味着近半个世纪与中国结缘的信物。1961年到1962年,林西莉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偶识中国古琴,进而入迷。她在北京古琴研究会师从王迪等人,并得到管平湖、查阜西等著名古琴演奏家的指导,亲历了古琴在解放后得到复兴的历史阶段。

  “从1964年到1965年这段时间,我回到瑞典就开始准备这本书,我也在瑞典国家广播电台做了一些关于古琴的广播节目,可是后来我的生活发生一些转变,我首先写的是关于汉字的书,就是你们都知道的《汉字王国》。”林西莉说。此后,她数十次访问中国,专心研究中国文化,出版多部与中国有关的著作,其中1989年出版的《汉字王国》取200多个与人的生活有关的字进行细致的讲解,同时分析和描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引发瑞典全国的学汉语热潮,至今已被翻译成七八种语言,是西方人学习汉语的主要读物。

  在出版了《汉字王国》后,林西莉终于可以开始写这本关于古琴的书了。2006年,《古琴》在瑞典出版,使她继《汉字王国》摘得瑞典最高文学奖——奥古斯特文学奖后,又一次摘得该文学奖的非文学作品类图书最优秀奖。

  也许有人会认为古琴音乐在历经3000年的岁月后已走到了尽头,但事实远非如此。作为一个坚定的古琴推广者,林西莉敏锐而欣喜地看到,当古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后,许多年轻人“发现”了中国这项雅致的艺术。她说她发现中国IT界、金融界、媒体的许多年轻人在学习弹奏古琴,还是有许多人爱听这古老曲调的。“在我与中国40多年的接触中,最让我惊叹的一点就是中国传统的顽强与牢固。”

  本报记者 吴越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