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述战斗英雄董存瑞成长历程的电视剧《为了新中国,前进》,已经拍摄完成,有消息说不久后将登陆央视一套,剧中的董存瑞由“许三多”王宝强饰演。
自然而然地,怀想起那部激励过无数心灵的黑白电影《董存瑞》。
回眸往事,已87岁高龄的导演郭维勾勒出的岂止是一部经典老电影的台前幕后,那是共和国新生于艰难困苦中的轨迹,是对亿万群众无私奉献的铭记。
一下,两下,三下……枪托狠狠砸向桥拱下方,直砸了十几下,裂缝终于出现。
就快凿出放置炸药包的支撑点时,冲锋号响了。头顶上,两挺机枪还在疯狂扫射,冲上来的战友接连倒下。
再没有时间了……
只见,炸药包被托在了手心,高举过头顶。天崩地裂的一声轰响。
旋即,一切都静了下来……
此时,导演郭维听到身旁有女观众轻轻抽泣。
他知道,《董存瑞》成功了。
那一年,郭维33岁。
“我太感谢当时剧组里制景的同志了。我跟他讲,这个桥一定要搭到位,最好砸到七八下以后才出现裂缝。结果真让他弄成了,真是砸了十几下才看见裂缝,紧张的气氛一下子就起来了。英雄不是一上来就牺牲自己,竭尽所能之后的艰难选择,才是伟大的、感动人的。”面对记者再度回首这部在新中国历史上写下非凡一笔的电影时,郭维已是87岁高龄。
起初,87岁的老先生看到记者一张“80后”的面孔,多少有些迟疑,因为他即将讲起的那段往事,对年轻人来说也许会恍如天方夜谭。
逃难中的郭维一路“退”到了革命的最前沿,他与电影,就此开始越走越近了
说起来,郭维与电影的缘分竟是起于现实的逼仄。
郭维生于1922年,家在平西长辛店,离当年的北平不到40里,现属北京市。儿时的华北,硝烟弥漫,山河破碎。讲起年少时的家国,他常常用到“准亡国奴”这样的字眼。
因为父亲、兄长都非常爱国、追求进步,13岁那年,念北京成城中学的他就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
有时,郭维会在星期天和同学一起去丰台玩,走着走着,看到铁路丰台站竖了两块站标,一块是日文的,一块是中文的,站标旁站着日本哨兵。到了前门,还能看到列队的士兵喊着口号走过,那不是我们自己国家的士兵,而是日本兵、美国兵、法国兵……
郭维在长辛店的家离卢沟桥只有8里地,在“七七事变”前,夜里,他都能听到日军演习的枪声。
战争打响后没几天,“我们一家决定南退,不当亡国奴”。
从保定到武汉,从武汉又到了西安,最后,在西安的一个八路军办事处,郭维被安排到陕北公学学习。那是1938年,郭维才满15岁。
因为延安粮食吃紧,那时陕北公学迁到了陕西咸阳的旬邑县,他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自己被编在二区队34队。
那是一种全新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亲切。上课就是一人一个小马扎,在树底下一坐,老师就在院子里讲课。老红军给学生们做饭,学生都住在老乡家里,热情的老乡腾了房子,七八个人住一间屋子,床不够睡就打地铺,铺上草就睡了。
对这样的生活,郭维适应极了,他仿佛亲身经历着《西行漫记》中描述的真正的红军生活,最初的朦胧崇拜已渐渐具象为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待到校长成仿吾成立陕北公学流动剧团时,大伙儿都鼓动郭维去报名,因为他演过话剧,又懂京剧,还会拉胡琴、画画,颇有些文艺特长。不成想,还真让他考上了。1938年底,才上了几个月学的郭维就被调去流动剧团工作。
兵荒马乱的岁月,逃难中的郭维一路“退”到了革命的最前沿,他与电影,就此开始越走越近了。
“不要叫我艺术家,我不是什么‘家’,我就是一个文艺兵。”
“不要叫我艺术家,我不是什么‘家’,我就是一个文艺兵。”采访中,每逢记者说漏嘴,称郭老为“艺术家”时,他就会缓缓地、坚定地纠正。时代的烙印,清晰而深刻地留在郭维身上,透着一股子久违的清亮。
称郭维为“家”,其实丝毫不为过。
郭维长期在部队从事话剧工作,陕公流动剧团、华北联大文工团、火线剧社、群众剧社,他都呆过,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河北省文工团团长。
1950年,著名电影导演史东山要找助手一起拍《新英雄儿女传》,挑中了郭维,郭维随即被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成了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