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何建明:带着对国家的强…
郭敬明:我和韩寒是截然…
最新热门    
 
陈晓明:韩寒郭敬明预示“后文学”时代的到来

时间:2009-12-23 12:02:50  来源:辽宁日报

  自从“高度说”、“立场说”引发争论后,陈晓明遭遇许多质疑的声音,不过,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他并没有因为挞伐声高涨而有所避忌,反而更加深入具体地就许多中国当代文学的争论点提出了自己的正面阐释。

  “批评中国当代作家回避现实的人根本没读作品”

  网友海润琴岛在凤凰网的讨论区里这样回应陈晓明的“中国文学高度说”:“生活的素材太丰富了,可是却没有人像巴尔扎克那样写出中国的《人间喜剧》,甚至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这样的书也写不出!只会写一些《丰乳肥臀》之流! ”海润琴岛的观点并不是孤立的,当下,不少读者、媒体还有批评家,都在批评中国作家不够关照现实,写不出老百姓真正关注的题材。对于这样一种批评,陈晓明有话说。

  “我举例过阎连科、贾平凹、莫言、刘震云几位作家的具体作品,那些批评中国当代作家回避现实、不描写现实的人,根本没有看过这些作品。现在的人很多都是压根不读作品,就走出来评论。事实上,中国的文学都是跟现实贴得非常紧的,我甚至不止一次批评作家们贴现实贴得太紧了。他们的问题不是说贴不紧现实,而是贴得太紧。 ”

  陈晓明对记者说,那些批评中国当代小说不贴近现实的人,是毫无根据的,“你可以问那些发表这些言论的人,哪些作品没有贴近现实。 ”

  “我不认为当下作家沉迷于技巧”

  “另外,有人批评当下作家过于沉迷于技巧,我不这样认为。对于作家来说,他总是要找到他的叙述方式,不管是突破现有的文学经验,还是突破自己,他都需要寻求技巧的变化。对作家来说,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陈晓明认为,作家的创作如果没有技巧,没有始终在思考文学表达的问题,那么,他的写作是很难进行下去的。

  今年9月,记者曾经采访过旅日学者田原,他提出,当下的中国作家不会写城市生活。针对这一说法,陈晓明说:“乡土经验是我们的主要经验。城市是私人的、个人的情感载体,更具现代的特征。西方在浪漫主义传统下书写的文学都是在城市的,即使是写乡村,心理也是城市的。整体来说,西方文学是城市的经验,这个是与现代城市的兴起、在城市中形成的个人生存方式以及浪漫主义自我相结合的。而中国是从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进入城市化的生活,特别是 70年代、80年代出生的人,才开始有城市的经验,他们是个体的,自我的,可以把个人和国家民族区分开,可以有个性,有独立性。个人可以自由地选择,甚至抛弃家庭。虽然现在中国城市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似乎应当与家庭的关系更加紧密,不过,事实上,他们与家庭的关系反而更加松散,更具独立性。过去的家庭有兄弟姐妹,是家庭共同体,是非常紧密的,个人与家庭、国家的纽带非常密切。但现在的年轻人漂洋过海呀,或者在任何地方猫下来呀,他可以过个人的生活,所以这种很具城市性的经验,可能是直到90年代之后,才慢慢生长出来。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我们的文学在这方面的书写才刚刚开始起步,很难形成大的作品。如果举个例子的话,安妮宝贝的作品是城市的书写,但是她的消费主义特征太明显了,她和文学传统的关系又不太密切、不够紧密,很像当下消费主义的写作,当然,她算是消费主义写作中写得最好的一位了,但是,她没有能在文学传统中找到自己的话语。 ”

  “不要动不动就说人家是垃圾、是白痴”

  现在,几乎没有哪位作家是不曾遭遇诟病的,“作家有问题”也成了当下文学主要的病症之一。当下的文学作品屡屡被质疑为“垃圾”,作家纷纷被冠以“白痴”之名,究竟中国当代作家群是不是真的“恶疾缠身”、“病入膏肓”了呢?陈晓明并不这么看。

  他说,文学说到底是一个天分的问题。 “大部分作家肯定是存在问题的,个人的天分、个人对文学经验的学习等等,都可能给他的创作带来问题。指出作家的问题有什么意义呢?不是说指出问题他就能改过来的,哪有那么容易?如果那么简单就好了,办一个讲习班,所有问题讲一次,大家都解决了。文学需要非常高的天分,比如我提到的那几位一流作家,都是天分非常高的,极高的。 ”

  “因为有那么多普通作者还在搞文学,才建构起了中国当下这么广大的文学市场,中国可以说是世界最大的文学市场。不要去打击他们,不要说什么他们有问题就不能写了,他们的东西就没意义、没价值。我们当年渴望文学的民主化,渴望文化的民主化,今天,文学真的可以有这么多的人参与,这么多人在写,不要动不动就说人家是垃圾、是白痴。 ”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