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论粤曲的文化价值
中宣部等部门要求做好元…
“文化人物”泛滥的年代…
徐州剪纸列入人类非物质…
海岩热爱搜集木作 获“…
中国金山农民画获评“国…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
迪士尼落沪:文化产业升…
柳斌杰:把连环画打造成…
折射中原商文化 《康百…
最新热门    
 
“文化”这事看不懂

时间:2009-12-27 11:36:46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贺岁片《三枪拍案惊奇》上映之后,争论声不绝于耳。一些人骂这部电影不伦不类,喜剧不像喜剧,悬疑不像悬疑,完全是二人转加小品的拼凑。有人骂张艺谋“自甘堕落”,是在“侮辱智商”,《三枪》应该“拿到农村去放映”。张艺谋也感到很委屈,自我辩解说,想拍“有价值”的片子有人骂,这次不追求价值了,还是挨骂。

  在我看来,张艺谋根本用不着委屈,也不必辩解什么。我甚至认为,所谓的“委屈”、“辩解”都很像是作秀。如果说张艺谋曾经追求过某种“价值”,那么,在奉献过《红高粱》、《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精彩作品之后,特别是在拍完《活着》之后,他遇到了自己创作的瓶颈。原来那种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和人性的“价值”是不是还值得继续追求,他很可能有过考虑。于是,什么《英雄》啊,什么《满城尽带黄金甲》啊,商业价值的味道越来越浓。尤其是看到冯小刚导演既不委屈也不辩解,反而敢跟媒体对骂的“浑不吝”的那股子劲儿,张艺谋大概是彻底想明白了。于是,我们看到了张艺谋先拿《图兰朵》、《印象桂林》以及奥运开幕式过渡,再与赵本山、小沈阳们愉快合作,终于干成了一直想干的事。虽然有人编出“赵本山寨,张艺谋财”这样调侃本山大叔不会演戏、张导太想赚钱之类的段子,但票房是硬道理。《三枪拍案惊奇》放映4天票房即破亿,仅仅两周累计票房已近两亿元的骄人成绩,让人感受到“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的价值,张艺谋和赵本山搭档,端的分量十足。

  有些“精英人士”对《三枪拍案惊奇》这样的电影极为不屑,对张艺谋的“转型”深恶痛绝,其实大可不必。您喜欢古典音乐、喜欢巴黎时尚、喜欢进口大片,那是您的爱好和选择。谁也不应该因为您的爱好和选择而质疑您的智商。何况,智商这东西,跟个人爱好并没有多少关系。本来就是看场电影的事儿,有人见多识广,能把一部电影的艺术品位、“故事架构”、演员表演手法等等讲得头头是道。普通人不懂那些,只想看个热闹,凭什么往智商那儿扯?就像《茶馆》里王掌柜说的:您可以吃香的喝辣的,老百姓吃口杂和面的窝头,怎么就不行呢?

  至于说有些“精英人士”建议把《三枪》这样(这类)的电影拿到农村去,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是响应政府号召支持电影下乡?或是以为农村人傻,随便给他们个笑料就够他们乐半年的?或者,这些人士真的以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就是让一部分人在高雅艺术的熏陶沁润下成为某种“高雅阶层”,而另一部分人只能站在光秃秃的露天广场上,傻乎乎地成为某些“低俗艺术”的看客?

  现在我有两件事看不太懂。其一,虽说“生书、熟戏、听不够的曲艺”,都为老百姓喜闻乐见。但毕竟有语言差异,小沈阳的表演在江浙一带似乎不受欢迎,可是据说今年浙江卫视专门邀请他上春节晚会,在吴哝软语之地玩二人转。莫非文化娱乐交融的速度、深度真的一日千里、你我难分了?或是有关方面还没明白老百姓喜欢什么?其二,一些自认为有“文化”人,自己整天不知在干些什么事,偏偏爱拿“文化”说事,动辄指责甚至谩骂别人“低俗”、“下贱”。没什么文化的老百姓是该听他们的说教,还是该鄙夷他们的不厚道?

  高初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