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_login}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
我爱我的祖国英文演讲稿
浅论《三国演义》中的术…
三国曹操和刘备人物性格…
《三国演义》中的五行团…
《三国演义》研究论争述…
面向新世纪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启示——…
《三国演义》的魅力与缺…
《三国演义》创造心理动…
最新热门    
 
三国英豪墓安在?孙权墓准确位置仍是谜

时间:2010-1-1 12:48: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三国英豪墓安在?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庆柱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作为考古的专家,除非有一些特殊的科研项目,或须要进行抢救性挖掘的,一般不会主动对陵墓进行挖掘。国家文物局官员也曾表示,不会轻易开挖所有的帝王陵墓。

  孙权墓——

  吴王孙权墓的准确位置至今仍然还是一个谜。民间传言说,可能就在南京梅花山。

  南京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当年朱元璋自己选择墓址时,一些臣子提出,墓址离孙权的孙陵岗太近,是不是把孙权陵墓迁走?朱元璋说:“孙权与蜀魏形成三足鼎立,算得是个英雄,就留下他为我看守墓道吧。”

  梅花山之名源于上世纪30年代民国政府遍植梅花时,此前这里皆称孙陵岗或吴王坟。

  刘备墓——

  公元223年,刘备卒于四川奉节永安宫,他最后身葬何处有三种说法。

  一说刘备墓位于成都市武侯祠内之正殿西侧,史称惠陵。后主从诸葛亮之意,先后将甘、吴两位夫人合葬于此。

  第二种说法,郭沫若1961年在奉节考察时认为,刘备死在气温极高的夏天,从奉节到成都逆水而上至少也要30多天时间。因此他认为,刘备墓在奉节的可能性比较大。

  另一种说法认为刘备墓在四川彭山的莲花坝。

  关羽墓——

  关羽退走麦城后,为孙权部将潘璋、吕蒙杀害。孙权将关羽首级献给当时在洛阳的曹操,曹操敬重关羽忠义,刻沉香木续为躯,以王侯之礼厚葬关羽于洛阳。

  在洛阳,葬关羽首级之冢称为关林,中国古代只有圣人的葬地才能称为“林”,如孔林、孟林等。洛阳关林占地130余亩,位于洛阳市南7公里,是我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建筑群。

  此外,在湖北当阳,有葬关羽身躯之冢,称为陵,而古代帝王墓才能称为陵。山西解县修建了葬其魂之冢,在四川成都也修建了葬其衣冠之冢。首、身、魂、衣冠冢俱全,在中国墓葬史上实属罕见。

  诸葛亮墓——

  公元234年8月(建兴十二年),诸葛亮伐魏时患急病,病卒于北伐前线的五丈原,时年54岁。他在遗嘱里要求依山造墓,墓穴能容下棺材就行,入殓时穿平常的衣服,不需要随葬器物。大多人认为,他死后就葬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

  而民间认为,诸葛亮采取了极其隐秘的办法来处理后事。相传诸葛亮的遗嘱是,在他死后将尸体入棺,由4名士兵抬着向南走,杠断绳烂之处便可以下葬。他真正的墓葬在何处,后人至今没有找到。

  为纪念诸葛亮,各地建起了多处武侯祠,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定军山下的陕西省勉县武侯祠(所在地乃诸葛亮当年赴汉中屯军北伐的“行辕相府”故址)、成都武侯祠、南阳武侯祠、襄樊古隆中武侯祠、重庆奉节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和甘肃礼县祁山武侯祠等。

  曹植墓——

  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后世将曹植,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丕,合称“三曹”。

  曹植墓位于山东东阿县城南20公里鱼山西麓。

  曹植因受曹丕猜忌迫害,郁郁而死,谥“思”,世称陈思王。在东阿时,他常登鱼山游览,死后其子遵遗嘱归葬鱼山。曹植墓始建于公元233年(魏太和7年),坐落于鱼山西麓,依山营穴,封土为冢,占地1200余亩,东南两侧有黄河和小清河萦绕,合为襟带。

  墓前的碑是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建,高1.7米,宽1.1米,有额无题字,似有画像,已无法分辨。碑文22行,行43字。早年此碑湮没于大清河中,到了清代才被捞出,复置墓前,并建碑楼保护。

  曹丕墓——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首阳山,资料不详。

  曹奂墓——

  燕王曹宇的儿子,曹操的孙子。其墓位于河北省临漳县城西南28公里,习文乡赵彭村西南约300米处,北距邺北城三台约5公里。

  现存封土南北长64米,东西宽51米,高4.6米,面积3264平方米。封土的东北角破坏一部分,此处放置一残存半个青石柱础,直径约1米。封土四面皆为耕地,附近的耕地内有散乱的砖瓦碎块,部分带黑油的碎瓦块。《嘉靖彰德府志》、光绪《临漳县志》均明载:“曹奂墓在临漳县彭城村。”

  198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