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浅论《三国演义》中的术士形象 |
 |
时间:2009-10-2 19:28:26 来源:不详
|
|
|
摘要:古代统称从事天文、医药、占卜、修仙等活动的人为术士。但是,长久以来,术士与巫师、仙人的关系是模糊的。巫师在概念上与术士相仿,是能够通过某种仪式或祭礼来改变别人命运的人。而仙人,更是时常被看做是术士的同义词。在古人的眼中,他们的存在代表了未知事物的神秘,因此对他们或惧或敬。而在《三国演义》一书中,作者罗贯中通过对人物的深入描写以及带有主观色彩的价值取向,不仅向我们展现了术士形象,更深入地刻画了术士形象的“一体两面”的复杂特性。 因此,本论文拟从以下几点,分别展开论述。一、从泥潭中挣脱——术士形象中的诡异气息。二、借来仙家一炷香——术士形象中的天外仙气。三、功成八卦图。——术士形象的大成。 关键词 《三国演义》术士形象 巫师 仙人 正文 一、从泥潭中挣脱 (1)脱胎于混沌—术士形象中的巫师特征 《三国演义》在全书的开端,通过对黄巾起义的首领张宝、张角等人的行为的刻画,向我们展示了巫师形象之死,以及术士形象的超脱。在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之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玄德麾军直冲过去。张宝就马上披发仗剑,作起妖法。只见风雷大作,一股黑气从天而降,黑气中似有无限人马杀来。玄德连忙回军,军中大乱。败阵而归,与朱儁计议。” 这是对巫术最直接的描写。无论《三国演义》还是其他名著,在谈到巫师的时候,不自觉地会对其巫术的邪恶进行描写与渲染。这是因为他们的巫术掩饰不住的是黑暗的气息,仿佛每一个巫术的施法开端,都有着类似“一股黑气从天而降”的场景,说明巫师所借助的力量,不属于这个人间。而它们的结尾,往往能达到令施法者的敌人身首异处、落荒而逃的目的。然而,在文本中出现的一个“妖”字,却将巫师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昭然若揭。 (2)“术”的体现 如果把目光投射到第一回,我们就能在张宝张角的起家史上一见端倪。张角受南华老仙的指教,得《太平要术》;“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角有徒弟五百余人,云游四方,皆能书符念咒。次后徒众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称为将军;讹言:‘苍[1] [2] [3] [4] [5] 下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