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重返政治领域”:鲁迅…
最新热门    
 
林贤治:纸上的“漂泊者”

时间:2010-1-4 23:31:48  来源:文学报
他对类似问题的看法。鲁迅对于我,永远是敬爱的师长。只是他太高大,走得太前,太远,我们跟不上。

  对作家而言,生存状态决定精神状态

  记者:您前不久评价当代文学时称“中国文学处在前所未有的‘低度’”。还在文章中用平庸、低俗、粗劣形容其整体品质。在您看来,文学创作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林贤治:对一个时代文学的评价,作品是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依据。为什么我们至今反而写不出现代文学中那样的作品呢?当我们谈起原因时,就会归咎于文化制度、时代条件等等,那都是理论分析;但是作为依据,唯一的就是作品。《阿Q正传》作为中篇,依然代表了小说的最高水平。它的思想容量,对大时代转变的表现力,对中国国民性格的描画,是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高度,而且写在上世纪20年代初,那是非常了不起的。散文中的“周氏兄弟”,戏剧中的《雷雨》、《日出》,都是不易超越的高度。谈到诗歌,我认为抗战时期的艾青和上世纪40年代的穆旦是很好的。虽然北岛的诗在上世纪70年代以比较自由的现代诗的形式,很好地表达了一种反抗的愤懑的情绪,比较出色,但是数量太少了。而且,从作为诗人的生命气质及文化素养来说,他也比不上艾青和穆旦。我认为他的诗,在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就基本写完了。

  对作家而言,生存状态决定精神状态。生存处境几乎决定性地影响一个作家。中国稍有名气的作家都在作协系统里,严重地脱离了现实生活。完全游离于当代人的生活。为什么人类问题,我们国家面临的问题,他们思考得那么少,而且也没有人能把自己的思考放进作品中?作品的文化内涵、思想内涵缺乏,非常单薄。一部作品是否厚重有分量,首先看其思想文化内涵,其实表现形式也是讲内涵的。讲到表现形式,连语言都不过关,遑论其他。

  从2003年开始,我每年编一本《文学中国》,得看很多中短篇,个人认为比较好的小说极少。很多都是在讲故事,把故事编得好看就算完,如果这样,我觉得把做小说家看得太容易了。

  文学既要关注日常生活,也要关注精神生活。作家应该有自己的精神生活。而我们的作家,长期以来缺乏一种独立的、自由的精神。没有大精神,是决没有大创造的。

  记者:有评论家称,我们对同代作家的批评过于苛刻,所使用的文学标准仍是“五四”时期的标准,故而认为当下文学作品无经典。对此您怎么看?

  林贤治:首先,“经典”这个词使用在当代文学上是不合适的,因为除了内容、形式达到一流之外,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不是几个名流说它经典就是经典了。

  其次,现代和当代虽然有不同的语境,需要我们区别对待,但是对于文学的要求,还是有一致的标准。这个标准,比如说,如果一个作家,对社会的进步,对于人的生存状况不关注,我们能说是好作家吗?第二,不谈他们的作品在艺术上有多大的创造,就看语言吧。文学的第一要素,说到底是语言。从语言中可以看到一个作家的修养、个性和作品的品质。但是,我认为当今作家的语言,在这几十年中受到的污染非常严重,又缺乏自觉的训练,带有大量的杂质,非常不纯净。

  文学标准永远在那里,不存在标准出问题,不存在现代文学有现代文学的标准、当代文学有当代文学的标准。标准是千古不易的,只有一个。我们对当代作家的态度真的特别苛刻吗?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即使把写作看作一种手艺活,我们也没有做好。

  当下批评家缺乏独立身份

  记者:在《平民的信使》一文中,您也对当下的“批评家”进行了批评。您如何看待当下的文学批评现状?

  林贤治:我认为中国当今没有好批评家。好批评家既要体现文学专业的水平,又要跟整个时代、社会的进步要求相联系,两者不可或缺。我们的批评家尤其不具备后者。即使谈专业,这其中还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批评学院化,严重脱离社会乃至文学创作实践,脱离文本的肌质,过分理论化;另一方面,批评家普遍缺乏创作经验,缺乏批评所必须具备的鉴赏力。并不是说没有创作实践的不能进行文学批评,我只想强调说,对于艺术敏感的培养是不容易的,鉴赏是批评的初阶,仅仅懂得操使一套名词术语还不能说是多么“专业”,相反容易产生弊端。你看作家做起批评来多么漂亮,伍尔芙的《论小说和小说家》、《普通读者》多么漂亮!普鲁斯特的《驳圣伯夫》多么漂亮!

  此外,当今的批评家往往与媒体和出版部门攀相好,他们有共同利益,组成小圈子。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迅速市场化、商品化,于是批评也成了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建立等级,建立圈子,分头买卖,或联手买卖,是当代文坛的恶习之一。批评家不甘寂寞,没有独立的声音,首先在于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