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英国人米歇尔·恰恰等偷偷摸摸地从位于南中国海的一艘沉船中打捞出一大批中国文物,包括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器和金铃等等,并于次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苏富比拍卖行,将这批瓷器以高价卖出。这件事,引起了国际博物馆界的义愤,更激发了中国政府与我国考古界发展自己的水下考古事业的决心。
1987年3月,由国家文物局牵头,原国家科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海军作战部、国家海洋局、交通部、外交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等单位组成了“国家水下考古协调小组”,负责审定和协调开展水下考古的重大规划和重要实施项目。1987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又在所属考古部门设立“水下考古学研究室”,负责开展全国范围内的水下考古工作。1989年10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条例》,由此,我国的水下考古事业掀开了崭新的篇章。
作为考古学的一个特殊分支,水下考古是一项需要高科技支撑的事业,广泛应用到包括潜水物理、潜水生理、潜水医学、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遥感物探、水下工程等相关领域的技术。20年来,在日益提升的科学技术的支撑下,我国水下考古工作者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先后进行了多项水下沉船遗址的调查、发掘。如1989年11月,中日合作广东南海一号宋元沉船调查,1990年6月,海南省文昌县宝陵港清代初期沉船调查,1990年春和1995年春两次中澳合作福建连江定海宋元、明清沉船遗址群的调查和发掘,1991年至1997年辽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调查与发掘,1996年春西沙群岛文物普查,1998年春浙江宁波象山西泽宋元沉船遗址调查,1998年至1999年西沙群岛水下文物抢救发掘,当然,还有2002年开始试掘、2007年底成功打捞出水“南海一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