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欧盟文化中心合作组织牵…
二O一O年培训中心工作纲…
央视剧中心正式改制 中…
中心妇女工作年底人员演…
培训中心竞聘演讲词
中国民族文化产业研究中…
行政服务中心年终工作总…
后勤党总支物管中心支部…
医院客服中心2009年工作…
疾控中心审计处竞聘报告
最新热门    
 
国研中心专家:“曹操墓”建国家公园是最佳

时间:2010-1-12 10:34:19  来源:中国青年报

  “曹操墓”的发现,使昔日无名的河南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顿时热闹起来。

  目前,大墓真伪之争尚未明确,“曹操墓”的旅游开发就已经热起来。文化学者裴钰在博客里计算,“曹操墓”作为新的文化旅游景点,比殷墟、岳飞故里更引人注目。比照兵马俑的参观人数,“曹操墓”每年最保守估计会给安阳带来4.2亿元的经济收益。

  安阳市市长张笑东表示,将根据考古发掘情况,建设一个集文物保护、展示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曹操高陵”博物馆。最终,将“曹操高陵”建成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为一体的三国文化考古、文物保护基地和旅游景区。

  墓葬真假未辨,官方的开发热情即升温如此,不免引发公众争议,因为许多文化遗产开发后天价的门票和弥漫的铜臭使得文物“变味”、文化难觅。近日新浪网上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赞成把“曹操墓”进行深度商业化开发,就地建成博物馆、成为旅游景点的网民占38.9%;赞成就地封存,保持古人清净的也同样占了 33.3%;赞成文物移出来搁置保存的占27.8%。

  关于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在国研中心社会发展部研究员、2009年度《文化遗产蓝皮书》副主编苏杨看来,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并不矛盾,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保原则。

  “文化遗产必须为人利用才有价值。”苏杨认为,应理性看待文化遗产发挥经济功能的必要性。在中国财力约束仍然较为突出的情况下,发挥经济功能是维持文化遗产事业相关单位正常运转的基础,也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要。

  但苏杨同时强调,文化遗产的主要功能是教育、科研,经济功能的发挥是伴随前者自然显现的,并非将其作为产业经营带来的。因此,在处理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时,应当注意适当把握平衡。如果过于追求文化遗产的短期直接经济效益,就很难避免过度利用遗产资源的情况,“从长远和全局来看,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反而会下降”。

  苏杨举例说,美国的国家公园,进入公园的门票收费是象征性的、公益性的,以确保这项基本公共服务为全民均享。但在公园内的餐饮、住宿等,却是通过特许经营方式进行商业开发的,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和利用市场竞争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避免管理者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2009 年度《文化遗产蓝皮书》中,详细统计了2001~2008年全国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发现文物系统直接的经济贡献所占比重很小,如2008年全国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只有40亿元左右,但考虑到其对相关建筑业、旅游业、文物拍卖业的直接带动作用,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的总贡献保守估计已近 300亿元。“十五”以来迄今,全国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从2001年的不到100亿元增长至2008年的逾300亿元,年增长率近20%。

  分析表明,这其中门票收入所占比重非常小。因此,2008年全国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后,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仍达到了同期财政投入的5.4倍。

  苏杨认为,如果博物馆能拓展服务范围,提高经营收入,与相关产业加强联动,博物馆还可以为国民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可以预计的是,随着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和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等一系列举措的顺利推进,文化遗产事业将对国民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届时文化遗产事业的乘数效应将进一步放大。”

  而我国目前文化遗产事业存在的问题是:公益功能发挥不足、管理矛盾处理乏力、经济功能发挥无序。“曹操墓”发现后的争论,更是集中反映了这些问题。

  对于“曹操墓”开发之争,苏杨认为,“利用是肯定的,但如何公益性地、规范地利用,不要让‘曹操’出土后又掉钱眼儿里,这才是关键。”

  2009 年度《文化遗产蓝皮书》中分析认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形式比较全面地发挥了文化遗产功能,兼顾保护与利用,目前全国已有十余个地方试行。苏杨认为,从“ 曹操墓”的相关情况看,用国家公园的模式来打造,可能才会让世人有品位、无铜臭地看见“曹操”“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现在是“换了人间”的和谐社会。

  本报记者 王俊秀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