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县农机校2010年工作思路…
2009年中国文化的崛起:…
文化精英云集南京 汇聚…
梵宫设计团队获“二00九…
美国“2010翻译图书奖”…
新闻出版署长柳斌杰获评…
2009年热词传说:寂寞横…
《安妮日记》手稿抢救者…
2010年反腐倡廉重点工作…
2010年反腐倡廉工作计划…
最新热门    
 
2009,跨越时空的地球科学

时间:2010-1-15 12:04:35  来源:科学时报

  2009年可以算是地球科学界相对平稳的一年。值得庆幸的是,与前几年不同,没有发生举世惊骇的特大灾害,倒是有不少值得回顾的进展与发现。纪念达尔文诞辰200周年和“进化论”发表150周年,成了一场捍卫科学、反对倒退的全球性学术检阅;埃塞俄比亚发现的人类骨骼,把我们祖先的历史上推到440万年以前……我国的2009年,在祁连山发现了永久冻土带的可燃冰,在西昌成功发射了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在南极建成了首个内陆科考站——昆仑站,在东太平洋和南大西洋发现了新的深海热液区、采到了黑烟囱……

  最大特点在于观测系统的迅速发展

  然而,这一年最大的新闻还在年底,那就是哥本哈根的世界气候变化大会。气候变化是地球科学的题目,在气候应对里头,既有政治、又有科学,地球科学的学术问题卷入政治之争如此之深,恐怕还找不到先例。然而,气候变化与生存环境早已是近年来地球科学突出的主题。2009年又是联合国“国际地球年”(2008)收尾的年份,这项国际活动的目的是促使地球科学更好地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所列的十大主题,前四项就是地下水、自然灾害、健康和气候变化,第五项才是自然资源。

  可见,地球科学在变。责任在变,性质也在变。资源和环境是地球科学的两大任务,而环境这一头出现了新的难题。资源枯竭当然压力重大,2009年初,我国中长期规划的重大科技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启动,就是地球科学在能源、资源方面的重大举措之一。但是,与资源勘探相比,环境变化的预测本质上是个新问题,是个地球科学还没有学会如何回答的问题。不仅是气候变化,印尼海啸、卡特琳娜飓风、汶川地震……一系列的自然灾害,都向地球科学提出了要求,要求预测人类未来的生存环境。现在的人类,是不是在和自然“对着干”?社会还能不能按原来的路子发展下去?能够站出来回答的,不再是某一个学科,而是地球科学的整体,因为地球是一个系统。工业化以来放出的二氧化碳,到了大气里却发现增加量缺少了1/3,只好到土壤和深海去寻找“失踪的碳”;但是时间尺度不同,碳在土壤里停留了成百上千年,到了海底更可以超过十万年,都比大气里长得多。于是需要跨越地球圈层、横穿时空尺度,这就是“地球系统科学”。

  难点还不止是跨学科,而且是研究方法的根本问题。要预测未来先要观测今天,要揭示机制就要有连续观测。因此,当今地球科学最大的特点在于观测系统的迅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地球观测部长峰会”决定建设的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GEOSS)已经在2005年开始,全面协调国际对地观测活动。我国中长期规划也设有“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重大专项。

  与此同时,地球科学各学科都在发展观测系统。大气和海洋本来就讲究观测,值得注意的是固体地球科学的观测。资源勘探关心的是“矿产在哪里”,做的是空间里的预测;而环境保护、灾害预警问的是“以后会怎样”,做的是时间里的预测,关心的是变化过程。其实找矿也同样要求了解矿床形成和破坏的过程,总之固体地球科学正在发展自己的观测系统。首先是地震观测,比如美国的全球地震网(GSN)和数字地震仪网的国际联合(FDSN)等;近年来又建立起观测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的大型计划,如美国的“地球透镜计划”(EarthScope),澳大利亚的“玻璃地球计划”,加拿大的“岩石圈探针计划”,以及我国在华北等地布设的宽频带地震观测网。其中,美国的“地球透镜计划”最为壮观,用600个地震仪观测点,875个GPS定位站,加上150个钻井应力仪在美国陆上作长期连续观测,在三维空间里追踪大陆岩石围的地球动力学变化、理解地壳运动的机制,投入2亿美元、经过5年的建设,现在已经全部到位、正常运行。

  更具有挑战性的是海底观测。2009年12月8日,加拿大“海王星”海底观测网NEPTUNE正式启用。这项耗资上亿美金、海底光缆800公里长、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底观测系统,对深海海底的各种过程进行原位、实时的连续监测,包括板块移动、深海热液和“可燃冰”以及生态环境的种种变化,不怕风暴、不用间断,用光电缆供应能源、传输信息,现在已经记录到海底火山爆发的宏伟场面。这项殊荣本来应该属于美国,原来的“海王星”计划是以美国为主、加拿大只占1/3,但美国政府缺乏经费支持,酝酿了十来年的美国“海洋观测计划(OOI)”推迟到2009年9月方才开始,2014年建成启用,包括区域、近海和大洋三大部分的海底观测,其中“区域”部分就是原来由美方承担的“海王星”计划。而更加宏伟的海底观测计划是在日本,日本用5亿~6亿美元建造了全球最大的“地球号”科学钻探船,在四国岛以南、菲律宾海北端的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