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栖霞山玄光下月将重现 …
、“八宅风水”与“玄空…
釋“玄咎”
“玄女”的由来
最新热门    
 
栖霞“玄光”:“古人杰作”还是“自然巧合”?

时间:2010-1-18 11:05:00  来源:扬子晚报

  “栖霞山的‘玄光’果然又出现了!”昨天下午,南京市民赵先生向本报记者报料。据了解,“玄光”从15点40 分左右出现,整个过程持续了近半个小时,到16点06分结束。赵先生说,他看到本报相关报道,专家曾预测今年1月15日至18日之间“玄光”将还出现,他就留心了。昨天他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玄光”。本报关于栖霞山三圣殿“玄光”的报道,也引起了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玄光”的出现究竟是自然巧合还是人工杰作?来自上海的黄曾新老师和南京大学建筑学院的吴蔚副教授提出了针锋相对的看法。

  吴蔚:“玄光现象”是古人的杰作

  吴蔚: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系博士后,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几位从事建筑天然采光与日照方面研究的专业人士,撰写过《西方学校天然采光设计发展简史》、《天然光环境下的健康照明》等论文。

  吴蔚看到本报关于栖霞山玄光的报道后,非常感兴趣,立即利用计算机“光模拟”软件制作出栖霞山三圣殿的3D模型,并以此分析玄光出现的原因。她根据三圣殿采光洞的特殊构建分析,认为“玄光现象”肯定是古代某位懂得天文知识的建筑师设计出的杰作。

  现场考察:

  采光洞不是寻常窗口

  三圣殿上的采光洞是为了制造“玄光”而刻意设计的,对于这一点,吴教授显得很自信,她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秘密——“三圣殿上面的采光洞位置和形状‘大有名堂 ’”——原来她看到本报的“玄光”报道后,曾与朋友一起去栖霞山实地考察,其中一位同伴在三圣殿里爬到与采光洞同一高度的位置近距离观察,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东西两个圆形采光洞的内口直径与外口直径大小不一样,内口直径比外口直径小很多!由于采光洞的进深很长,这就形成了一个具有“束光”作用的漏斗型采光洞。

  “从人类自己建造屋子居住开始,就开始研究如何利用自然光给室内提供变化多样的光线照明,从而产生了建筑的自然采光这门技术,束光便是技术之一。”吴教授说,建筑学中的“束光”,主要是利用窗子内外口径的差异,剔除入射光中的散射光,将光线“束”起来,从而形成光束的效果。一般情况下,需要墙体有一定的厚度,形成一个漏斗形,产生光束的效果会更加明显。而三圣殿采光洞的进深和墙壁厚度相同,达3米多,再加上内外口径一大一小,采光洞就像漏斗一般。这显然是设计者为了在三圣殿内形成光柱效果而刻意建造的。

  此外,采光洞不同于寻常的窗户,其特殊高度也说明了它是为制造“玄光”而刻意为之的。吴教授告诉记者,中国古人对待窗的态度和西方有很大的区别,西方开窗的主要目的就是采光,但中国古人除此之外,他们还把窗口看作是一个画框,把室外的景色框起来,从而具有相当强的装饰作用,如苏州园林中不同形状花窗、漏窗、空窗等。三圣殿上的采光洞口距地面十多米,不可能起到“取景”装饰的作用,而从采光照明来说,其漏斗形的设计也限制了其采光作用,使三圣殿内的自然光照不是很充足,可见其设计很不一般。

  电脑推演:

  左右采光洞都有特定作用

  “玄光”是通过西边的采光洞而出现,但三圣殿共有三个采光洞,正中间呈n型的采光洞面积稍大,两边对称着稍小一点的o型采光洞,从远处看有点像两个眼睛和一个鼻子。吴教授表示,这样的设计不是简单地为了美观,被人们忽视的东边的采光洞也是有用的,那就是让阳光可以从东边的采光洞里射进来,“玄光”其实可能在上午就出现了。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吴教授用专业计算机模拟软件Ecotect制作了“三圣殿”3D分析图,在电脑上再现了“玄光”的出现。昨天下午,记者在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吴教授的办公室里看到,只要将南京的地理位置输入电脑,电脑上就可以出现太阳在南京全年的运行轨迹,每天不同时间段,太阳可以照射到三圣殿的什么位置都可以显示出来。把时间调为11月22日的时候,上午10点左右,阳光的确可以通过右边的采光洞在佛像上形成“玄光 ”,和下午不一样的是,“玄光”的移动轨迹是自上而下的。

  但三圣殿的现实情况与吴教授所说的有些差别,从本报报道出现“玄光”以来,栖霞寺公园管理处就在三圣殿专职安排了一位观察员,定期去看“玄光”,每次都是下午才出现,这又是为什么呢?吴教授在现场观察后,给记者的答复是三圣殿东边的一棵大树,遮挡住了上午的阳光。如果移开大树,就能在上午观看到玄光。

  揭秘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