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第七届中国动漫金龙奖启…
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组…
第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
第三届中国诏安青梅节暨…
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颁…
首届中原杯河南省原创动…
第四届中国龙泉青瓷·龙…
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落幕…
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综述…
第七届中国普陀山南海观…
最新热门    
 
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今过往 舞影流芳

时间:2010-1-26 13:19:4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法,再现了灾区自救、全国人民伸手相助的感人画面。纵观全剧,编导以类似报告文学的形式,将“废墟”、“书包”、“师者”、“废墟下的亮光”、“救援”、“士兵与孩子”、“回家”、“羌”、“心手相连”、“感恩”、“家园”等众多感人的场景串接在一起。这一幕幕图片式的展示似乎相互之间并没有关联,编导力图以“一个个普通人和家庭在地震中的生离死别”为线,通过不同场景中对于生命的态度,把如此多的场景有机地衔接在一起,谱成为生命而舞的大型组舞。让我们看到生命之光在黑暗和恐惧中闪烁。

  剧中,编导并没有一味深陷于悲凉沉重之中,而是在情绪处理上做到了起承转合,在整体悲壮的基调中,加入了些许明快的色彩,例如“士兵与孩子”、“羌”等段落都以较明朗的基调,彰显出生命的希望和灵光。为了更好地再现震后痛失亲人的灾区人民内心的悲伤,编导用闪回的方式,将生前的幸福美好之爱同逝去的撕心裂肺之痛直接拼接在一起,力求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大灾难中“生死一线间,从此两茫茫”。

  纵观此次比赛的六部金银奖作品,大制作是一个突出的特点。几乎每个参赛作品都非常注重舞美、服装、多媒体等形式的外在包装。舞台变化丰富、视觉冲击强烈。但另一层面所缺失的却是舞蹈本体的思考和钻研。结构能力薄弱、舞剧观念陈旧是此次舞剧比赛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有一位资深的舞蹈编导在看完比赛后说:“舞剧的目的不是叙事,不是讲故事,而是要注重精神层面的表达,大家现在还在忙于向观众跳故事,这怎么能跳明白呢。”另一位资深的舞蹈学者说:“国内对于舞剧的理解是有偏差的,这造成了舞剧创作成了文学作品的传声筒。”近年来,国内舞剧创作在国家“五个一”工程评奖、舞剧比赛等艺术鼓励政策催生下,产品多多,但精品究竟有多少,又有多少可以真正成为传世之作,这是要深思的问题。

  张麟文 叶进摄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