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我和女友吵架了,我们会…
和身边的同学吵架了,明…
最新热门    
 
谁绑架了科学?IPCC遭遇史上最强信任危机

时间:2010-2-4 14:48:46  来源:南方周末

  谁绑架了科学?IPCC遭遇史上最强信任危机

  为何在哥本哈根会议结束还不到三个月,国际社会就出现对IPCC的从技术到道德层面的精确打击?

  从“曲棍球门”、“气候门”、“冰川门”到如今的“亚马逊门”,隐含在这些争议背后的是,IPCC报告日益成为国际气候谈判的角逐对象。

  公众对于IPCC这个组织及其评估报告声誉和权威性产生疑惑,这也为气候谈判政客们留下了更大的回旋、谈判余地。

  名词解释

  IPCC是Intergovernmental Panelon Climate Change的简称,中文译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它在1988年由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环境署合作成立,专责研究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气候变迁。

  IPCC本身并不进行研究工作,也不会对气候或其相关现象进行监察。其主要工作是发表与执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有关的专题报告。而这些报告是各国气候谈判工作的基础。

  IPCC连遭信任危机

  IPCC再陷“亚马逊门”。

  上周六(1月30日),继“冰川门”之后,英国媒体《星期日电讯报》披露:在IPCC第四次报告中所指出的“气候变化将威胁到40%的亚马逊雨林”,此结论再次援引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报告,原报告作者声称他们的依据来自《自然》杂志。但很快人们发现,原文指出这一威胁来自砍伐,并非来自气候变暖。“又是‘灰色文献’惹的祸。”国内一位参加了多次IPCC工作报告撰写的专家感叹道。灰色文献指那些非公开发表的会议文集、论文、报告、档案等文献。

  WWF的报告,正是所谓的“灰色文献”。

  细数目前针对IPCC报告的质疑,问题几乎都出在了“灰色文献”上。

  就在“亚马逊门”发生的十天前,IPCC就喜马拉雅冰川融化时间的错误正式公开道歉:承认其在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关于“喜马拉雅冰川融化速度要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快,如果地球继续暖化,它们可能在2035年消失”这一结论,所依据的科学数据来源可疑。

  这也是迄今为止,在众多质疑中,IPCC惟一承认的错误。

  关于冰川融化的结论也是来自WWF的2005年年度报告,而这一结论又来自1999年《新科学家》杂志对印度冰川学家赛义德•哈斯奈英进行采访的报道,后者已经坦言,《新科学家》的文章很大程度上曲解了他的意思。

  引用了未经“同行评议”的非政府组织报告,这一问题与“亚马逊门”如出一辙。所谓“同行评议”是指一位作者的学术著作或计划被同一领域的其他专家学者评审。

  目前针对IPCC报告的质疑,几乎全部集中在了由第二工作小组撰写的关于“影响和适应”报告中,而这一部分,相比较而言,也是引用“灰色文献”最多的部分。

  IPCC报告由三个小组负责编撰。其中,第一工作组评估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第二工作组评估社会经济体系和自然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气候变化正负两方面的后果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选择方案;第三工作组评估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并减缓气候变化的选择方案。“对于某些领域,如果一定要求‘同行评议’的论文,研究成果可能会非常少。另外除了英语论文,还有一些以其他语言发表的研究论文也希望能够被IPCC报告所引用。”

  第四次IPCC报告的主要作者之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解释说。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IPCC鼓励作者参考和引用“灰色文献”和非英语文献。

  然而,在喜马拉雅冰川融化一章的撰写中,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专家坦言,不仅缺乏相关的研究成果做支撑,执笔作者也没有冰川研究的背景,这些原因都导致了该章的作者引用WWF这一缺乏根据的报告时,未能仔细甄别。“一连串的不幸事件导致了这一错误。”IPCC副主席让-帕斯卡尔•范伊佩尔塞勒不无惋惜地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在接受某英国媒体采访时,范伊佩尔塞勒曾表示在报告撰写完成之后,一位来自澳大利亚冰川学者的邮件指出了这一错误,但可惜的是,这封邮件最终没有给到“正确的人”手中。

  错误的时间,错误的人,似乎顷刻间,IPCC这一长期处于神坛之上的组织就成为了众矢之的,其公信和权威性受到巨大挑战。

  “反IPCC”运动汹涌而来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