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我和女友吵架了,我们会…
和身边的同学吵架了,明…
最新热门    
 
谁绑架了科学?IPCC遭遇史上最强信任危机

时间:2010-2-4 14:48:46  来源:南方周末

  回顾过去三个月的风波,日本科学家TakaHiraishi至今仍然无法理解。“第四次评估报告已经发表两年之久了,为什么这么多的质疑声集中在现在?”TakaHiraishi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

  事实上,自从IPCC诞生之时起,围绕IPCC及其评估报告的争议就一直未曾间断过。

  从1989年全球气候同盟(Global Climate Coalition)的成立,到乔治•马歇尔学院和如今的反IPCC主要阵地——非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NIPCC)和气候监测网(Climate Audit),过去20年间,这些组织的质疑声一直伴随着IPCC。

  第一次众所周知的“地震”,来自“气候监测网”的创始人斯蒂芬•麦金太尔。2001年,在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完成之后,这个被IPCC科学家们斥为“根本不具备科学家资质”的美国人,质疑了报告中所引用的来自美国科学家曼(Mann)的一条近千年的北半球平均温度曲线的正确性。而这条描述了1000至1900年间近似于直线变化的温度曲线,在2006年被证实确实存在数据误差。

  这也是一系列“门事件”的开始——这次事件被称为“曲棍球门”。麦金太尔和他的“气候监测网”如今成为了IPCC专门的“纠错员”,指出了IPCC报告中的很多数据漏洞。

  去年12月初,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所爆发的“气候门”事件——黑客进入英国东吉利大学气候研究部门(CRU)获取大量的邮件,从中发现了修改气候数据的丑闻——可谓曲棍球门之后的又一个反IPCC的高潮。

  与此同时,NIPCC和美国哈特兰德研究所分别出版的报告,则干脆对IPCC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与否定,主要反对“现代气候变暖是人类活动造成的”这一主流思想。

  事实上,即使是NIPCC,也未曾否认过气候变暖以及人为的因素,两边的科学家们更多地是在争论:变暖的速度有多快,人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有意思的是,在纷繁的科学争论背后,对于“利益冲突”的指责也开始调换了对象。

  20年前,IPCC指责“全球气候同盟”这样的组织充斥着代表石油公司利益的声音;20年后,矛头调转了方向,气候变暖否定论者和IPCC的反对者们开始怀疑IPCC从一开始就存在人为操控,并怀疑IPCC现任主席帕乔里存在利用冰川数据中饱私囊。

  对此,IPCC副主席让-帕斯卡尔•范伊佩尔塞勒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亲自去欧盟核实,帕乔里所在能源机构是否存在通过错误的冰川融化数字申请拨款,“我被告知根本没有这回事”。

  走向国际谈判舞台

  为何在哥本哈根会议结束还不到三个月,国际社会就出现对IPCC的从技术到道德层面的精确打击?

  面对过去三个月里的集中质疑,IPCC副主席让-帕斯卡尔•范伊佩尔塞勒打了一个比

  方,他说,这就如同20年前,烟草公司试图质疑烟草和癌症之间的关系一样。“气候变化谈判越来越重要,IPCC传递的信息对某些人很不利,因此才要想方设法泼污水。”范伊佩尔塞勒对南方周末的记者这样说道。

  事实上,从1990年IPCC发布第一次评估报告开始,就推动了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制定,自此也揭开了IPCC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密切相关的历程。

  伴随着气候谈判议题的变热,IPCC在气候变化谈判中起到的关键作用,逐渐也被更多的人了解。2007年,IPCC发布第四次评估报告,首次明确指出“过去50年的气候变化很可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这一结论将国际社会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也直接促成了2007年底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为“巴厘路线图”的形成提供了科学依据。

  更重要的是,第四次评估报告为减排目标这一核心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巴厘路线图”中发达国家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5%-40%目标范围的表述,就源自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

  而且,自2007年以来,欧盟、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所提出的新主张和国内政策,皆依赖于第四次评估报告的基本结论。

  发生于哥本哈根大会前夕的“气候门”事件,显然就是这一博弈的结果。“冰川门”事件后,美国《时代》杂志意味深长地说,“虽然不存在人为操纵的确凿证据,但是对于气候变化怀疑论者,这也许并不重要。”

  IPCC报告背后的角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