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世行专家团山东鉴别孔孟…
李灿再论证:曹操魏武王…
专家:华严寺400多年金龙…
专家纵论“孔子热”:儒…
时评:曹操墓为何成为新…
专家成功提取DNA样本:…
专家:“曹操墓”遗骸提…
两岸少儿舞蹈界专家汇聚…
“假虎图”藏家:以为3…
专家质疑时下山寨电影 …
最新热门    
 
专家:曹操非夏侯氏后裔 找曹操之后有3大难

时间:2010-2-5 13:38:57  来源:文汇报
果,他们生下的子女不是怪胎,就是智力低下的痴儿,这一重要的生理发现是人类从上古社会开始,历经多少世纪,付出惨痛代价而获得的常识。所以自春秋以降,就有“同姓不婚”的禁忌。《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云:“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曹操、曹丕父子是建安文学的领袖,熟读诗、书,不可能未曾涉猎《左传》,更不可能不懂这样肤浅的道理。

  夏侯氏与曹氏可能有母系血统的亲缘关系

  或许有人会提出,若曹操一族非源于夏侯氏,何以陈寿会在《三国志》中将曹氏与夏侯氏合为一传?我以为从“夏侯、曹氏,世为婚姻”的关系来看,虽然他们并无父系血统的亲缘关系,但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有母系血统的亲缘关系,换而言之,曹操的祖母一族极有可能姓夏侯。曹操虽奉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但被他视为股肱重臣的仍然是同宗同姓的曹氏,以及和自己母系血统有关的夏侯氏。其实这种现象在历史上也多次出现过,例如辽代皇帝耶律氏就世代与萧氏通婚,清人赵翼云:“萧氏于辽最贵,世与宰相之选,统辽一代任国事者,惟耶律与萧二族而已。”(《廿二史札记》卷27)众所周知,DNA检测倚赖的是父子代代相传的Y染色体,即便夏侯氏与曹氏确有母系方面的亲戚关系,对研究亦无任何价值。

  研究曹操之后要解决3大难题

  曹操的时代距今已有1800多年,沧海桑田,几多变迁,要找到曹操真正的后代,其难度之大无法估量。如果要做这项研究,起码要解决几大难题:

  其一,改姓。古代社会,改姓屡见不鲜。三国时期,盛行认螟蛉收养子,如曹操的谋臣陈矫“本刘氏子,出嗣舅氏”(《三国志·陈矫传》);蜀汉大将王平“本养外家何氏,后复姓王”(《三国志·王平传》);刘备的养子刘封“本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也”(《三国志·刘封传》)。陈琳为袁绍起草的讨曹操檄文,其中有骂曹操是“奸阉遗丑”之句,据钱大昕考证,“奸”字当作“赘”字,古代卖子与人为奴婢,即跟随主人之姓,称为“赘子”,“奸阉遗丑”是指操父乃阉人之“赘子”。既然操父是“赘子”,又怎能保证后世没有人过继给曹家,充当曹家的“赘子”呢?

  其二,冒姓。据《晋书·刘元海传》载:“汉高祖以宗女为公主,以妻冒顿,约为兄弟,故其子孙遂冒姓刘氏”;西晋末年,第一个入主中原、建立汉国的皇帝刘渊,乃是匈奴人、冒顿单于的后裔。曹操被尊为魏武帝,是三国时期第一流的英雄人物,又焉知没有人冒充曹氏的后裔呢?

  其三,同姓不同族。由于同姓未必同宗,故自魏晋始,姓氏就必须与地望结合在一起,同时还需编制族谱与家谱,以保证家族血统的纯正。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即使皇族亦不例外。著名史学家吴晗在其著作《朱元璋》中对此状况有生动的描述:“朱元璋和文臣们商量修玉牒的时候,原来打算拉宋朝著名的学者朱熹作祖先的。恰好一个徽州人姓朱的典史来朝见,他打算拉本家,就问:‘你是朱文公的后人吗?’这小官不明底细,怕撒谎闯祸,只好直说不是。他一想区区的典史小官尚且不肯冒认别人作祖宗,而且几代以来,也从没听说(朱熹)和徽州朱家有过瓜葛,万一硬认上,白给人做子孙倒也罢了,被识破落人笑话,如何使得?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由此可知,确定谁是曹操的后裔,必须有两条基本原则,一是族谱、家谱,二是地望(郡望)。曹氏没有家谱存世,那么曹氏的地望呢?或许还在曹操的家乡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但曹氏家族在长达1800多年的岁月中,是否仍然保留“聚族而居”的习俗?这也很难说。古代战争、灾害频仍,被迫迁徙是常有之事,如山东琅琊的诸葛家族就迁往浙江兰溪市,今人称之为诸葛村。曹氏族人是否迁徙、抑或迁往何处,我们亦无从得知。

  综上所述,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曹姓和夏侯姓男子参加DNA检测的研究是不可行的,因为它无论从方法手段上、抑或实验的先决条件上都无法成立。要找到曹操真正的后人,希望可谓微乎其微。然而,笔者曾经考察过安徽亳州的曹氏宗族墓群,如果从那里入手,借助当今现有的技术手段,或许我们有可能判定曹操墓以及曹操头骨的真伪。

  朱子彦 (系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三国史专家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