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盗掘古墓还是拾荒?没挖…
蛮子洞内有床有灶 是躲…
贺岁片究竟是维护还是控…
二代身份证被指有四处语…
黄以明告范迪安侵权:剽…
楼宇烈:电影《孔子》究…
“孔子彩票”受争议 亵…
感于《阿凡达》:坚持操…
考古发现步入“出土高峰…
另类音乐会:看周立波,…
最新热门    
 
读图还是读书?

时间:2010-2-9 10:27:35  来源:福建日报

  题中的读图,是指阅读以原著改编的同名绘图本或影视剧。

  时下,一些七八岁的孩子,常常手舞足蹈地大讲孙悟空大闹天宫、大战牛魔王、三打白骨精怎么怎么着。不用问也知道,这些是他们从绘图本或影视剧的《西游记》和《大话西游》上看来的。

  电视机前,听明星学者解读原著的“品读”、“心得”,可视为另类读图。一些追星的粉丝们,常常以很雷人的时髦话语戏说“三国”,“你以为刘备是垃圾股,诸葛亮却把他看作绩优股”。还有一些粉丝则津津乐道着“半部《论语》治天下”。显然,这是他们刚从荧屏上的那本“图书”里“读”来的。

  与此相较,是手捧书本看着文字读原著的传统阅读方式。无论横排的竖排的文字,看上去,虽然单调枯燥乏味,但却是一种含义精微、信息量巨大的表意符号,这些文字的组合构成了一种可以让人联想和想象的曼妙境界,这些文字又传达了书中的丰富情感和艺术形象密码。这种读书,不仅可以让你一路读下去,还可让你的眼睛和大脑,定格于最喜读的篇章而反复阅读,咏吟品味,吸纳精华,和作者产生共鸣,共同攀缘思想的和人生的高峰。

  而图书,无论图像的、讲说的、戏剧的,即使是数码的、三维的、高清的,都无法再现文字的精华和神韵,不仅丧失了原著的魅力,而且失去了文学艺术最核心的东西——“灵气”。同时,图书又使阅读变得很直观很形象很好玩,也就变成了一种娱乐消遣。

  电视机前,听坛主们调侃解读,使读书变为听书,太省脑省劲了,谁还愿意开动脑筋苦苦思索读原著?欣赏由名著改篇而成的电视剧,使读书变成看大戏,更加直观、轻松、快乐,可谁还愿意费时费神地读原著?时至今日,随着以原著改编的正说、戏说、大话、新新版的影视剧越来越抢人眼球,光盘、电子、网络等各种形态的书籍越来越普及,视听阅读也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娱乐化,恐怕就更没有人愿意再去逐字逐句地细读原著了。

  当然,我们不反对娱乐,但读图的这种娱乐,一旦泛而化之地替代了传统的文字阅读方式,甚至渗入和改变我们的生活,岂不可忧。

  再从读书学习的视角看,读图是吃别人嚼过的馍,吃这种馍啥味道?即使有人以原著中的精辟语言,搭配相关故事,再掺和一些所谓的自家感悟,煲出很让人心动的现代“心灵鸡汤”,也终究是他的汤,喝他的汤啥味道?借句明星学者自家的话说,读书“一心有一心所得,千心有千心所得”,他心岂能是你心?

  古语说,“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对于读书学习这事儿,圣人尚且如此,我辈该当如何?窃以为,“图”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攻读——还是捧着书本读读原著好。

  杜学峰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