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国产献礼贺岁片为何见阿…
贺岁电影能不能少点血腥
《三枪“拍照”惊奇》 …
贺岁片,能否领航国产电…
何为贺岁电影的必杀技?…
贺岁片:莫只剩下票房
“贺岁话剧”在上海受热…
贺岁片的名与实
“贺岁”娱乐应有品位
部分电影媚俗化取向挨批…
最新热门    
 
贺岁片究竟是维护还是控制了大众的欣赏趣味?

时间:2010-2-8 10:55:14  来源:文汇报

  说到底,除了用胶片反映生活、用影像记录人性,电影之被要求有诚意,与人在其他领域要求有诚意是一样的。唯有诚意的投入,它才能既滋养灵魂又贡献景气。不然,一味的逐利,则人的精神世界真不知将伊于胡底。

  今年贺岁片的档期特别长,挤在里面的片子也特别多,这当中固然有拍得认真的,但就整体而言不如人意。尤其是,延续着过去“叫座不叫好”的惯例,一些大片依然只有票房、没有口碑,为此受到人们尖锐的批评。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批评不都来自知识界,也来自一般观众——他们直观的印象是,这样的片子“没有意义”。网上有人甚至称中国电影已到了没有价值观的“贱片时代”,看这样的片子完全是浪费生命。如此群起指摘,连同超过半数不及格的打分,让制片方声称自己“是给普通观众拍片”的辩解完全没了着落。或许可以说,这一回影片制作者们的表现,已经跌穿了人可容忍的底线。

  被忽视的往往是一个说得通的故事,一种合乎常理的人性

  这个底线不是指对艺术的敬畏——如今许多人嫌这样的要求太高,而只是指对电影这个职业的尊重,以及基于尊重认真创作的诚意。

  说起来,诚意是最简单直接的人性,是中国人最看重的表达与沟通的基础,所以《尚书》讲《周易》也讲,重视内养外成的儒家更明言“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可就是这样基本的要求,如今也少有人遵行。借着电影制作与运作都脱不开资本的一般特性,许多贺岁片从抢档开拍的第一天起,就抱定“圈钱”的宗旨,以赢利为王道,以市场为目的,或使尽力气玩神话、悬疑和盗墓,或花费巨资拉明星、凑人头、搞首映,戏外功夫做足,被忽视的往往是一个说得通的故事,一种合乎常理的人性。

  我们当然知道,作为一种特别适合大众的娱乐媒介,电影并非一定要有关宏旨,也没必要故作高深,但它有自己的承担,譬如给人一些精神的愉悦,进而给人一点人生的启示。如果阿诺德·豪泽尔的定义是对的——电影不过是“给没有阅读能力的人阅读的关于生活的连环图画”,那它里面至少应该有生活。可在这些贺岁片中,人们很少看得到生活,特别是当下真实的生活。

  还有,作者应该首先被这种生活感动,然后才能感动观众。但实际情况却是,他自己并没有被感动,因为他甚至不是自己的代言,只是市场的代言。结果,张三李四王五麻子这样无趣的堆垒就出现了,怕你不过瘾,再加上赵六与陈七,还有“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的无聊口水。他全然不顾在绝大部分时候,人的感动恰恰与搞笑无关。这种以剩笑话残段子充场面,以及另一些片子中无节制的套路移植与特技合成,不真实的夸张画面酿造出的鬼气妖氛,加深的是视觉的效果,牺牲的却是思想的深度。至于有的片子但有武打,没有文戏,一阵乱砍,不明所以,你可以用二人转加绕口令,我自然就能搬弄玄幻动漫来凑戏,以至有色素、味素而独缺情愫,千像万像就是不像电影,这种“大撒把”式的任情妄为,处处显示了创作的粗鄙随意,缺的就是创作者的诚意。

  究竟是维护了大众的欣赏权利,还是挟持甚至控制了大众的欣赏趣味

  当然,现如今要他们承认这一点很难,因为有票房在呀。可问题是,有许多人看就是好电影吗?这道理就像有许多人贪吃,这贪吃就成好习惯了?有鉴于名导与大片的放大效应,我们真该问问,一种有偏倚的追求究竟是维护了大众的欣赏权利,还是挟持甚至控制了大众的欣赏趣味?

  所以,当电影的品质跌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还有人强调电影的类型化特征与商业属性,进而以别人不懂电影、谈的也不是电影为理由替自己开脱,我们只能说,有使用及交换价值的是商品,而电影不尽是;对商品,市场选择或许是其品质筛选的最好手段,对电影则不一定是。过分依从商业的特性,来达成艺术之外的目的,进而张扬票房、独尊市场,只能见出资本的傲慢与短视,还有艺术对犬儒主义与商品化的全面投降。公众的批评针对的就是这一点,当然还有你吃老本似的才情挥霍和对观众信任的滥用,而归结点都落在你为酬谢一份私人交情而玩出边的迷航之作本身。它非关艺术的民主化,更无涉知识人心态的失落与见识的狭隘。能否不东拉西扯地正视这种批评,也很能见出人的诚意。

  至于有的贺岁片不一味戏说,值得肯定,但粗暴地斥责不同意见者为“砖家”,进而疑人“精神有病”,声称自己“不怕知识分子”,就有失风度了,是将另一种诚意缺乏直白地推到了人的视觉前台。其实,你做得好,批评可以使你更好,更何况你做得不够好,而那些批评都是对的。有意思的是,当同样是知识分子,有人奉上“国产史诗巨制的里程碑”的高帽时,他们却很受用,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