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法院学习科学发展观情况…
曹操高陵破格入选社科院…
社科院专家的安阳行更像…
社科院今日将披露曹操墓…
社科院论坛:公布专家认…
中国社科院何星亮:春节…
社科院白云翔被聘为德国…
社科院专家回应曹操墓质…
社科院专家详解魏武王挂…
计科院党委副书记学生工…
最新热门    
 
社科院学者:应该吸收高学历人士从事社区工作

时间:2010-3-14 12:26:53  来源:南方日报

  ◎观点精华

  应该吸收高学历人士从事社区工作

  中国社科院社会研究所所长李培林教授讲“社会建设与中国经验”

  ○核心提示

  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梦想。“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让我们离这个梦想越来越近。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看病难,就业难,住房难,上学难,这些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依然亟待解决。中国在社会建设方面有哪些经验,今后该怎么办?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中国社科院社会研究所所长李培林教授将为我们作解答。

  ○核心提示

  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梦想。“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让我们离这个梦想越来越近。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看病难,就业难,住房难,上学难,这些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依然亟待解决。中国在社会建设方面有哪些经验,今后该怎么办?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中国社科院社会研究所所长李培林教授将为我们作解答。

  现阶段发展特征的变化

  过去在党和政府的文件中,社会往往理解成一个“大社会”,现在我们说的社会建设相对来说是一个“小社会”。所谓小社会,就是指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行的社会建设中所指的各项“社会事业”,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卫生、社保、就业等关系民生的具体领域,这也是当今人民群众最为关心、最为盼望能够及时得到改善的地方。

  中国模式目前并没有形成,中国的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发展、不断地提出新的东西。当前,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发生很多深刻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我们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这些变化,第一是从短缺经济到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第二个是从平均主义到收入差距的扩大。第三,从温饱和耐用消费品时代到大额消费品时代。第四,从廉价劳动力生产到产业结构升级。第五,从增长依赖投资和出口到更多地依赖国内消费。这是现实逼迫我们发生根本性转变。

  人口结构改变将影响就业保障

  现在的社会建设以民生为重点,包括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领域。

  2009年我国的城镇失业率为4.3%,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是900多万,加上尚未找到工作进城的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有2000多万人。而2009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是1200万,也就是说,每年肯定找不到工作的人也有800-900万人。

  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是紧密相连的,但是就业和保障的压力不是来自于市场竞争的压力,更大的压力还来自于人口结构的快速发展。在改革开放头二三十年,老人和少儿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而劳动年龄的人口不断增加,所以我国有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支撑经济的快速增长。现在这个阶段将会出现转折并带来新的变化,一个是老年人口的快速上升,同时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在逐步下降。这也许对农民工是个好消息,低成本劳动时代逐步走向终结,长远来看工资水平会出现一个较快增长;同时,还必须配有快速的产业结构升级,让服务业的比重在城市经济中能够较快增长。

  大众消费时代已经到来

  现在都在谈扩大内需,很多经济学家不太相信内需能够迅速扩大,他们仍然认为在未来的经济增长中应维持一个较高的投资率。实际上,大众消费的时代已经到来,只是政策和民众强烈的消费欲望还没有结合起来,例如房子和汽车。

  居民消费率的含义是全部居民的消费占GDP的比重,美国居民大概在70%,日本在60%,我国现在已经下降到在全世界来比都是非常低的水平。美国3亿人大概一年消费10万亿美元的商品,我们13亿人一年才消费1万亿,我们10个人也不能赶上他们1个人的消费。我国的消费为什么不能扩大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和现在收入分配的结构有关系。虽然我们的收入还在快速增长,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分配过于不平均,所以有钱的人不消费,想消费的人又没有钱。

  调整收入分配秩序和收入分配结构,不光是把富人的钱挣来交给穷人。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初级阶段,这个制度必须是合理公平的,否则的话会发现费了很大的力气去调节,最终还是每个阶层都不满意。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