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从《孔子》看国学缺失:…
由《孔子》热映想及淘“…
专家:《孔子》和以前拍…
鲍鹏山:将孔子神化还好…
肖鹰:孔子遭于丹胡玫“…
孔子故里曲阜为春节备好…
“孔子彩票”逾越文化传…
孔子不是一个筐
“孔子彩票”批评一箩筐…
《孔子》与国学传承研讨…
最新热门    
 
孔子传达了什么?

时间:2010-3-14 12:27:05  来源:中华读书报
,讲“以奇胜”,是孙子总结出来的兵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另一条河流。《左传》说过:“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即祭祀,戎即战争。祭祀活动就是礼的活动,它在膜拜天神祖先的过程中培养了信仰的精神。战争以利益为目的,不择手段,培养了功利理性。信仰和理性,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两条大河。春秋末的《论语》和《孙子兵法》两部书,是这两条大河的源头。编导显然不清楚孔子思想的特质,以致在最基本点上弄错了,虚构变成了对经典的胡搞。

  孔子一生求学、教书、从政、著述,周游过诸多国家,事迹称得上丰富,拍摄时有所取舍是必然的。但把与南子的会面当作重头戏,显然是为了吸引眼球而已,没有多少意义。而《论语·宪问》和《左传·哀公十四年》的一则记载,特别能表现孔子始终不渝地追求礼乐文明的情怀,惜编导忽略掉了。这段情节发生在孔子逝世前两年,齐国的陈桓弑杀齐简公,孔子认为是犯上作乱,大逆不道,故而庄严上朝,请求鲁哀公出兵讨伐。孔子自知不可能改变什么,却依然坚持表达自己的信念,悲剧中见其超越世俗功利的伟大。编导还让银幕上的孔子在返回鲁国前说“不再过问政事”,这显然又是一笔遗憾。孔子返回鲁国后,客观上主要的成就在整理文献典籍方面,但这不是说孔子放弃了礼治的信念。孔子着力于文献整理工作,有传承文化的自觉意识,也有现实政治下的无奈之叹。

  中国文化发展至今,功利理性的河流已泛滥成灾,唯利是图、阴谋诡计在各行业流行,而道德,被搁置在虚空,信仰的精神飘零式微。因此孔子传达给我们的礼乐文明,和对礼乐文明所体现的价值理想的信仰,在今天尤为珍贵。拍摄《孔子》,怎么能忽略这一点呢?

  因为对孔子的敬仰,故而有对《孔子》的期望。不过,即使有这许多的遗憾,这部影片还是很值得用心地看一看。至少,能从影片中了解一些孔子的事迹,更何况周润发演出了圣人的光泽。

  -张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