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萧延中 :社会史研究中…
最新热门    
 
丁肇中:最前沿的科学需要百分百投入奉献一生

时间:2010-3-14 12:27:09  来源:齐鲁晚报
奇怪!满楼听不见人声,自己输入密码,找出对应钥匙,直奔房间。夜晚安静得出奇,远远近近只有三四栋小楼,路灯闪着橙色的光,很暖,雪花轻柔洁净,想象着,应该是小时候知道的那种六角形吧。

  次日见到丁肇中是在他的例会上。AMS-02项目到今年是第12个年头,所谓十年磨一剑,离9月发射不过半年,例会由每天一次改为每天两次,上午9:00开始,下午5:00开始。欧核中心不是想象中铜墙铁壁的戒备森严,也没有高楼大厦的高端现代,二层的办公小楼,车间一般的实验室,树林茂密,白雪皑皑,还有九只小鹿出没其间,远离尘嚣般地宁静。宁静致远,耐得寂寞,是否是一个投身科学的人所需的心态呢?

  会议5点开始,我们提前找到位置支好机器。与会人员30多人,国籍不同,肤色有异,操着带有各自浓厚地方口音的英语,激烈地讨论着。会议中,因为一个下属不停地插话,丁肇中喊着“STOP”猛拍了一下桌子,着实让我们吃了一惊。会议照常进行着,除了我们两个外人,似乎没有人表现出惊讶。事后问起,丁肇中说:“对事不对人。我的会议没有圆满过,也没有所谓的平衡,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会上不许乱插话,不许随意走动,也成了未来几天我们同样遵守的规矩,不知道算不算一种“入乡随俗”。

  丁肇中随时都在忙碌,以致我们不敢确定他是否会有一块空闲时间留给采访,于是,每天清晨上路,像AMS小组成员一样定时到会,不敢错过每一个细节的拍摄。再次赶上了一个超长的会议,9:00到12:00,三个小时。会议中始终听到的一个英文单词是“temperature” (温度)。会后得知,近期磁谱仪温度突然升高,原因仍在寻找中。维持温度的液氦数量是有限的,温度升高,液氦消耗量就会增加,这就涉及到升空之后,有限的液氦给磁谱仪维持温度时间的长短,是三五年是一年还是几个月,难怪争论这么激烈!问及十余年中,类似这样的难题有多少,台湾中央研究院的李世昌教授说:“ 太多了,数不胜数吧。”

  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周期延长,AMS搭乘航天飞机进入太空的日程一再被推迟,NASA(美国宇航局)甚至一度取消此次飞行计划。丁肇中硬是顶住压力稳定团队,并凭着本身的巨大影响力使AMS绝处逢生。2008年,美国两个总统候选人都为AMS的升空做出了承诺,随后美国国会也批准了这次飞行。问及如何能说服美国的NASA,丁肇中说:“他们是错误的,当然要改正。”问及团队成员困难重重间,如何坚持十余年,很多人回答:“丁教授给人信心!”丁肇中说:“没有觉得辛苦和寂寞,因为是在做喜欢的事情。”问及多年来带领庞大国际科研团队的体会,丁肇中如是回答:“工作之外,我从没去任何人家里吃过饭,或者有其他的交往。一是我没有时间,另外,保持距离有利于我在工作中,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别人愿意跟你工作,靠什么?就是看你之前做过的实验怎样,有没有出过错,别的都是次要……”

  或许是文化的差异,或许是科学家的秉性,采访中,丁肇中很少会去描述细节,没有悬念丛生一波三折的起伏,更没有什么激昂的言语,所有外人眼中的艰辛与传奇,在他这里常常是慢条斯理淡淡的一句话:“没什么,就是这样。”单从采访而言,丁肇中是个不擅长展现自我的受访者,可能就如他自己所言:“我的工作是科学,不是接受采访。” 然而魅力来自内心。一个人的尊严乃至权威,是如何树立在众人面前的,我想从丁肇中那里,你可以得到答案,无他,唯有自己一点一滴、脚踏实地的前行!

  想起初见面时丁肇中说的一句话:我的工作关乎科学,需要实实在在。我想,每个人都应如此地——实在。

  秦岭枫(本文作者为山东电视台《数风流人物》编导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