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梁文道:知识分子不是荣…
“盛世之情感,乱世之理…
盛唐的盛世和谐特征及其…
文学经典的危言与大众趣…
最新热门    
 
盛世危言:谁可能崩溃?

时间:2010-3-18 10:01:10  来源:文汇报

  以子之矛、试我之盾——从对方的进逼中,察觉我们需要特别警惕的方向。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了,外部世界的很多偏见,也许就会烟消云散

  3月3日的《参考消息》很有意思,它在同一天编发了两位哈佛大学教授的观点。教授们关注的问题相同,即所谓“大国是否可能崩溃”,但关注的对象不同。佛格森教授认为,“大国的崩溃可能骤然发生”,他瞄准的目标是自己所在的美国;他从20年前苏联突然解体的案例出发,思考“假如帝国这种复杂体系迟早要突发灾难性变故,这对当今美国有何意义?”佛格森教授的思考显得很有理性,也很有勇气。另一位教授罗戈文,思考的逻辑则比较奇怪,他认为“中国将要崩溃”,但如此严肃的命题,举出的理由却十分简单:“差不多是时候了。”

  能在哈佛谋到教授职位,智商是没问题的。现在,两个聪明人的观点如此不一样,我们也就有兴趣参与讨论。

  美国的麻烦是什么

  佛格森担心的问题挺具体:“绝大多数帝国衰落都伴随着财政危机。”美国2010年的赤字将超过1.5万亿,占GDP的11%。假如再考虑过去累积的债务,那就是十几万亿甚至几十万亿美元之巨了。我们是应该像佛格森一样心惊肉跳的。按照欧盟的标准,或者按照希腊危机的案例,美国似乎离破产已不远。当然,我们知道美国一时还破产不了,不但因为它是超级大国,底子厚,而且因为它掌握着印刷世界储备货币的独特权力。希腊欠了美元还不出,是要破产的;美国人钱不够了,只要多印些绿纸头就行,那个成本很低。不过,佛格森依然忧虑:“真正起作用的并不是大国的物质基础,而是人们对大国未来的预期。”“总有一天,一条似乎偶然出现的坏消息……突然间,对美国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感到担忧的不再只是为数不多的几名政策专家,而是全体民众,更不用说海外的投资者了——这就是关键性的转变……”这位美国教授,按我们的说法,属于忧国忧民之辈。他勾画的悲剧前景很清晰,哪一天,突发的情况,让美国民众与世界投资者一起怀疑美国的经济,合力抛售美元与美元资产,多米诺骨牌效应就将击垮巨大的美国。

  这样的忧虑,作为理性的思考,可以成为一说;不过,按照现实的分析,概率还不是很大。关键是什么样的“突发的坏消息”,能具备如此大的杀伤力。有一种可能是:美国的决策者们不彻底改变冷战结束后的新保守主义趋向,即用包括武力在内的手段强行向世界推销美国秩序和美国价值,结果弄得类似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泥潭越来越多,这样,击垮美国的杀伤性武器,将是它自己的历史性失误所铸造。

  不管美国的政策是否有明显调整,美元的巨大债务风险是客观存在。最近读到中国一些学者的文章,谈到中国的外汇储备和美元的关系,有点莫名惊诧。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两条:一,除了美债和美元资产,没有更好的投资方向;二,为了美元不下跌,只有继续多买美债。中国经济界的精英中,有若干是从美国学成归来的,挟带些老师们的观点也正常;不过,我们必须首先考虑中国的利益。战略性的资源,石油、黄金等等,为什么就不是比美元更好的投资方向?至于美元是否下跌,是美联储的问题,何必要我们代为操心?面对巨大的美元风险,择时不断退出,应当是明智的决策。

  中国需要警惕什么

  罗戈文教授有着比较显赫的头衔,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因此讲话时也就有独特的气势。他认为,经济学中最令人害怕的字眼是“这回不一样”。他说:“如果说当今世上有一个‘这回不一样’的故事,那就是中国。”在这里,教授使用的不是理性分析,而是预言家式的唐突。他的意思还是很清楚的:西方曾经预言过多次中国的崩溃,一直没发生,“这回不一样”,真的要来了。

  对于这样的预言,我们不能一笑了之,相反可以从中获得一些警示性的思考。罗戈文教授有一个说法还是站得住的。他认为:“现在,世界头号经济体仍未走出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糟糕的经济衰退。因此,在不利的全球环境下,中国基本要靠它自己。”这种说法,近一段时间我们听得很多,就是提醒中国,美国人不买你们的商品,你们的经济还有什么办法?顺便说一下,这也是鼓吹中国继续多买美债的理由——似乎惟有如此,美国人才有钱来买中国商品,让中国经济继续发展。

  其实,中国政府早有对策,就是大力启动国内的消费。在本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中,我们发现,13亿人口,既是经济的压力,也可能是强大的动力。市场经济能够顺利运转的核心,在于提供有效的最终消费。去年,我去过一趟欧洲,觉得那里的经济复苏得很慢,关键是缺乏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