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茶文化盛会选址重庆 50…
宝莱坞电影歌舞团带动印…
给文化遗产添油加醋,其…
城市文化形象塑造探讨
中美篮球文化比较与中国…
试论中西传统文化的精髓…
科技进步对消费文化的影…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
中外文化差异与国际商务…
学习外语须重视文化差异
最新热门    
 
文化遗产保护面对误区:假古董还是“真文物”

时间:2010-3-24 11:52:38  来源:新华网

  “假古董”还是“真文物”: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面对误区

  为了新建两处“古风”建筑,南京600年历史的明城墙部分地基面临被破坏的威胁——这一破坏真文物换来“假古董”的举动折射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面对的误区。

  南京明城墙水西门遗址由内瓮城遗址和西水关遗址组成,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南京明城墙的一部分。这片遗址目前仅存明代建筑的地下部分。

  自今年1月以来,西水关遗址的地面上开始施工,现场堆满了各种建筑材料,几十个工人穿梭忙碌,将在此修建一座4层的“赏心亭”,而东面的内瓮城遗址上,将建一座3层的“孙楚酒楼”。

  内瓮城遗址上,南京市博物馆的一支考古队正在进行考古挖掘。一段近20米长、4米多高的城基已被发掘出来。现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考古人员告诉记者,由于这里要建新建筑,他们抓紧进行考古发掘。“地下城基会不会被破坏还不知道”。

  发掘现场旁边堆放着不少1米多长的条石,有些有明显的凹槽和榫卯结构,还有类似插旗杆用的圆洞,类似古城墙的基石。考古人员透露,这些条石是从西水关遗址的工地悄悄运到这里的。

  这个名为“西水关内外秦淮河沟通建设工程”的项目由南京市秦淮区建设局负责。南京市规划局工作人员告诉新华社记者,这个项目提交了申请,正在审核建筑方案,还没有核发建筑许可。

  根据文物保护相关法规,涉及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施工,必须经市级、省级文物部门逐级上报至国家文物局审批。江苏省文物局文物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并未接到南京市文物局关于此事的函件。

  南京明城墙博物馆专家杨国庆说,古代瓮城一般在城门外,而明代南京城则独创了内瓮城,多数为方形,只有通济门和水西门的内瓮城是船形的,在中国古代城墙中绝无仅有。通济门内瓮城已被拆除,此处的遗迹就更显珍贵,它是南京船形内瓮城的唯一实物见证,文物价值很高。

  曾到水西门遗址调查过的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周学鹰说:“像赏心亭和孙楚酒楼这样的新景观,放在其他地方效果可能会不错,但是为了造景观不惜破坏明城墙,就很不应该了。”

  他认为,尽管根据古籍记载南京过去确实有赏心亭和孙楚酒楼,但是具体位置和建筑细节都不清楚,从公示的材料来看,这两座新建筑用的是现代材料现代工艺,最多算是仿古建筑,新建地基不可避免会破坏地下的遗址。

  近年来,古迹重修项目方兴未艾,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重建了唐代大明宫正门“丹凤门”;山东济宁计划修建中华文化标志城;圆明园的重建屡次被热烈讨论。

  然而,许多真正的文物却日渐被冷落或破坏,安徽省级重点保护单位寿县千年孔庙被荒废;武汉最大抗战碉堡被拆除为立交桥让路;广州黄埔军校同学会旧址变身夜总会。

  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说:“中国目前在城市遗产的保护上存在‘真古董’不如‘假古董’的误区。一方面,我们在不停地拆除城市里仅剩的‘真遗产’;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惜斥巨资修建‘假古董’,这些都是经济利益驱动,是一种文化短视。”

  来南京旅游的台湾人陈欣中说:“我们到大陆来旅游,就是要来看真正的古迹,真正的历史,可是我发现,许多真正古老的东西在消失,令人痛心,要知道,真的文物一被破坏就无法修复了。”

  周学鹰等专家建议,遗址首要是保护,不能让现代建筑侵入遗址的范围,然后在营造周边环境时可以安排仿古建筑。其次可建成遗址公园,成为市民的公共活动空间,把文化遗产变成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改善人文环境和人居环境。

  《南京城市史》的作者薛冰说:“现在一提到弘扬地方文化和历史特色,想到的就是仿古和复建,有关部门热衷于打造历史景观,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违背了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的核心精神--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他认为,真正的文化遗产并不能“打造”,最需要做的,不是用现代的技术来仿古,而是把珍贵遗产保护好,呈现出其本来的面目,避免它们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变得似是而非。

  (记者顾烨、傅双琪)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