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作家韩小蕙:季羡林人格…
刘芳菲清明时节写博文追…
季羡林骨灰清明节安葬山…
季羡林谈“人生四要”:…
季羡林之子称故居被盗案…
季羡林:各地域和56个民…
季羡林:《儒藏》是一件…
季羡林:弘扬国学从娃娃…
季羡林旧居被盗案告破 …
季羡林旧居被窃物品已追…
最新热门    
 
季羡林骨灰今在山东临清安葬 纪念馆对外开放

时间:2010-4-5 12:29:09  来源:齐鲁晚报

  4月5日上午,季老骨灰安葬仪式将在他的家乡临清市康庄镇大官庄村举行,季羡林先生生前回到“母亲身边”的遗愿将实现。届时,季羡林故居、纪念馆也将正式对外开放。

  □记者 倪自放 刘铭

  本报临清4月4日讯 4月4日下午,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骨灰运抵临清,4月5日上午,季老骨灰安葬仪式将在他的家乡临清市康庄镇大官庄村举行,季羡林先生生前回到“母亲身边”的遗愿将实现。届时,季羡林故居、纪念馆也将正式对外开放。

  故居三棵枣树已有百年

  据了解,季羡林先生逝世后,临清市委、市政府与季老之子季承先生恳商,达成共识,根据季老生前遗愿,季老骨灰要回家乡临清安葬。为迎接季羡林先生骨灰回故乡安葬,临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季羡林先生修葺故居,修建憩园,铺设路面。同时,在临清市城市中心区建设季羡林先生纪念馆。季羡林故居、憩园、纪念馆匾额,均由著名学者、书法家、教育家欧阳中石先生亲笔书写。

  临清市文化局局长王兴刚介绍,季羡林故居和憩园均坐落于临清市康庄镇大官庄村,分别占地560平方米和2387平方米。季羡林故居院落为两进,主院由北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组成,院内的三棵枣树为季羡林祖辈种植,距今已有100余年历史。憩园由三大空间构成,包括荷塘区、广场区、微地形绿化区。季羡林先生一生喜爱荷花,故在憩园内设立两个荷塘,广场区塑有季羡林先生汉白玉雕像、清塘荷韵碑和题字碑,园中安葬着季羡林先生的祖父祖母和父亲母亲。

  纪念馆内安放季老铜像

  季羡林先生同宗曾孙、临清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季孟祥介绍,季羡林先生纪念馆坐落于临清市文化中心建筑群内,分上下两层,第一层重点展示季羡林先生的生平事迹,分为童年时代、济南求学、负笈清华、留德十年、学术生涯、故土深情、高山仰止七个部分,共展示100多幅图片资料和部分文字资料,全面反映季羡林先生学术生涯及巨大成就。第二层重点展示季羡林先生的收藏和学术研究,分为书籍展厅、手稿展厅、证书展厅、书房再现、研究中心、多媒体展示厅六个部分。馆内立有季羡林先生铜像,铜像为一尊坐像,高2米,体现季老平易近人的形象,很生活化。

  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大千告诉记者,这尊铜像安放在季羡林先生纪念馆中,供来人瞻仰。季羡林先生是一位对故土充满眷恋的游子,这次骨灰在临清老家安放,实际上是圆了老人的遗愿。 “我最后一次去医院看望季老,一块儿去的临清市领导带了份家乡地图,老人家一遍遍看,一遍遍摩挲,他没说什么,可从这个细节就能看出他对家乡的感情。”王大千说。

  4月5日上午,季羡林先生的亲属、生前友好及各界代表400多人将参加骨灰安葬暨季羡林故居、纪念馆开放仪式。

  季承作“祭父文”寄哀思

  □本报记者 倪自放 刘铭

  骨灰分三部分安放

  季羡林先生辞世已近9个月。在这段时间里,季羡林唯一的儿子季承,每天都在阅读和回忆中,逐渐找回亲情。

  4月4日下午,季承约见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大千和本报记者,季承感慨,父亲在去世近9个月后,终于可以魂归故里,“父亲曾在《故乡行》一文中写道,‘娘啊,这恐怕是你儿子今生最后一次来给您扫墓了,将来我要睡在您的身旁!’父亲在外忙了一辈子,如今终于可以回家了。”

  季承已将父亲的骨灰分为三部分安放。一部分在北京,一部分在河北,一部分在老家临清。

  北京的墓地已经做好,有时,季承会到墓地去看看,放上一束鲜花,和父亲说说心事。

  还有一部分骨灰要安放在河北易县的华龙皇家陵园,“艺术家王昆是父亲的朋友,王昆之前曾经给我父亲写信,约定去世后把骨灰放在华龙皇家陵园,老朋友们在一起,可以谈一谈生前不能谈的问题。父亲欣然接受。”季承说,这样安排也是尊重父亲的遗愿。

  而另外一部分,则由季承和家人一同带回老家山东临清,与季承的祖父祖母以及母亲合葬在一起。

  小孙子首次回乡

  “我们一家人都回来了。”季承说,带着父亲的骨灰回到临清老家的除了自己,还有自己的妻子和不满两岁的儿子,“这是我父亲回家的日子,也是我儿子第一次回山东老家,以后孩子会知道,老家在哪里,爷爷在哪里。”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