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南澳一号沉船发掘启动 …
专家:南澳Ⅰ号有瓷器产…
南澳I号水下考古发掘重…
南澳一号明日开始定位 …
“南澳I号”打捞船抵达…
“南澳I号”明代古沉船…
从《孔子》看国学缺失:…
百年碑文揭秘粤东南澳渔…
“南澳Ⅰ号”被列一号工…
南澳Ⅰ号将被水下文化遗…
最新热门    
 
“南澳一号”打捞船起锚 海域可能有不少古船

时间:2010-4-9 11:52:51  来源:深圳特区报

  被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列为今年“一号工程”的“南澳Ⅰ号”打捞工作在风雨中起锚,今天傍晚,水下考古队员冒雨登上“南天顺”打捞作业船,开始船上生活。明晨“南天顺”将离开前江湾,奔赴沉船地点,若条件允许,考古队员可能展开水下作业。

  考古队员冒雨登上“南天顺”

  当天下午5时20分,南澳大雨如注,租用一艘渔船一直在前江湾海面上蹲守的本报记者发现,水下考古队员们搭乘小车低调出现在码头,在边防派出所民警的协助下,他们合力将行李箱、电脑包以及一批生活用品、工作设备搬至停靠在码头的一艘简陋的小艇上,然后搭乘小艇驶向停泊在不远处的“南天顺”。

  记者尾随近距离看到,因为海上波涛汹涌,小艇在靠近“南天顺”时极其小心,随后队员们相互帮助,一一登上“南天顺”。约一个小时后,同行的边防派出所民警离开“南天顺”返回码头。记者上前了解到,水下考古队员当晚便开始船上生活。在接下来的三个月,他们将一直待在船上,按照计划进行打捞工作,生活必需品则由民警负责运送。

  “南天顺”配备先进设备仪器

  记者随即向“南天顺”的相关负责人求证,该负责人证实,“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队员已经准备就绪、全部到位,初步计划明晨“南天顺”将在拖船的牵引下前往沉船地点。如果海面情况良好,估计用不上一小时就可到达目的海域。

  记者看到,“南天顺”甲板上整齐放置了很多设备,两个巨大白色“箱子”尤其引人注目。随船医生黄耀平告诉记者,这是负责供气、减压的应急设施。根据水下考古程序,考古队员作业出水后都需先进入减压舱内进行加压、减压。此次为了打捞“南澳一号”,“南天顺”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如甲板减压舱设备一流,有可视屏幕,医务人员可看到密闭舱内队员的情况,也可通过电话与考古队员对话交流。

  天气允许可能下水作业

  “南澳Ⅰ号”打捞工作此前因为天气变化莫测而一再受阻,水下考古队员选择当天登船应和次日天气有关。根据当地的天气预报显示,经历了前段时间的坏天气后,明起当地气温将逐渐回升,天气有所好转。一位考古队员在接受记者询问时表示,据预报第二天应是好天气,如果天气条件允许,他们可能马上展开相关工作。

  据了解,本次打捞方案将采用不同于“南海Ⅰ号”的作业方式,即先把沉船上的瓷器打捞出水,至于沉船则需视条件再定打捞方案。按照方案要求,考古队将首先在沉船船体上部及船体附近区域布设水下探方,然后按照水下考古作业流程逐层进行考古清理、测绘、摄影和文物提取工作。

  南澳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

  海域或有不少古沉船

  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吴绪山 张晓

  “南澳一号”沉船海域“三点金”区域应有不少古沉船,很有必要进一步摸清水下文物的基本情况。南澳海防博物馆馆长黄迎涛昨天告诉记者,日前他已提交“三点金水下文物勘探与考古”的相关报告和资料,向国家文物局提出申请“十二五规划”水下考古项目。

  在南澳海域乌屿与半潮礁之间的地方俗称“三点金”。这里礁石密布,尤其是随着潮涨潮落而时隐时现的暗礁防不胜防,使这片海域成为海难事故的高发地带。

  据黄迎涛介绍,南澳海域此前已出水了多个朝代的瓷器。渔民在海上拖网作业也不时从海中捞出盘碗罐子一类的东西。南澳实际上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历史上就有 “郑和七下西洋,五经南澳”的记载。当时南澳岛被称作“南澳山”,是郑和船队航行时的一个望点或参照物。此外,从宋代到明万历年间,南澳都是自由岛,是海运货物的重要集散地,也是过往船舶的补给基地。正因为此,这条繁忙的航路上,极有可能沉没了不少商船。

  黄迎涛称,如果他的相关申报能够获批,并获得资金支持,届时就可以邀请水下考古专家进行水下勘探,估计三到四个月的时间就能够摸清“三点金”海底文物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水下文物的勘探与考古可以扩大到南澳海域南澎列岛和勒门列岛等史上国际海运航线。这里丰富的海底文物将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提供大量可信的一手资料。

  南澳申请设古沉船博物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做好“南澳一号”这篇文章,南澳现已着手申请设立“南澳一号”古沉船博物馆,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