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刘梦溪谈文化传统:时下的中国是“人在旅途”

时间:2010-4-11 13:25:36  来源:文学报

  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

  ●重新反思现代化建设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不能完全丢开自己的文化传统,不能离开自己的文化出发点,不能找不到“回家”的路。从文化的角度来解读现代社会,才能把很多问题说清楚。我的看法是,社会的问题在经济,经济的问题在文化,文化的问题在教育,教育的问题在文化,这是一个循环圈。经济强国的鉴定不能以牺牲文化的基本价值作为条件。

  时下的中国是“人在旅途”

  如果当代中国是一部交响乐的话,可以用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命运》来命名——交错、互动、变奏,呈现出中国现代与未来的命运。

  当代的中国有点像一个正在走红的明星,注意的人多了,谈论的人多了,称赞的人多了,挑剔的人也多了,报刊、传媒、网络对其的影响力大有增加。问题是该怎么解读中国,当代中国复杂多变的形势如何解读?当年欧洲的传教士刚来到中国时,认为中国是“谜”一样的国家。我想现在没有人说中国是谜,但真正了解中国不容易。外国人不了解中国,中国自己也不一定对自己有真的了解。因为真了解很难,就像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知音难觅。刘勰在《文心雕龙》的《知音》篇里,开篇第一句话就说:知音其难也。国家也是如此。

  当代中国确实有不容易被了解的一面:城市与乡村、东部与西部、富人与穷人、白领与流民,差异判若两极。当代中国呈现给世界多种面孔——高速发展、全民皆商、世界工厂、大工地,等等,每个人都取自己感兴趣的一两个侧面,但不能说这样就读懂了中国。中国人好像是有钱了,但是经济学家并不容易讲得清这些钱是从哪里来。

  但我们关注的是当代中国要到哪里去,一切皆有可能的中国是百变的中国,百变的中国要往什么方向变。总的看来,中国是往富强、现代、文明的方向变。梁启超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把中国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从黄帝到秦朝统一是上世史,是“中国之中国”,中国局限在自己的版图上;从秦统一到乾隆末年,是中世史,是“亚洲之中国”,中国在亚洲有极大的影响;从晚清到后来,是近世史,中国已经进入世界的关注点,是“世界的中国”。我认为现在的情况是“世界的中国”正在走向世界。

  中国社会最凸显的特点是正处于转型期,包括传统向现代转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自我的运行机制向与国际接轨转型,长期贫困的国家向小康社会的转变等等。转型期就是过渡期,是一个未完成时,一切都处于建构的过程,借用一部电影的名字,当代中国是“人在旅途”。许许多多问题的“症结”就在这里。有人说现代化是一个陷阱,可是我认为在当今世界,即使现代化是陷阱,但如果这个陷阱可以让中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我们也不能因为怕走陷阱而回头不走现代化之路。墨西哥诗人巴斯说过:“发展中国家是命定的现代化。”

  现代化建设不能“找不到回家的路”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艰难的旅程,中间曾经一再被打断: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三十年的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现代化努力,被中日甲午战争打断了;第二次是国民政府基本上建成了国家工业,国家的实力也日渐增强,但是被1937年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再次打断。我们现在进行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现代化的努力,成果最显著,但是到现在为止还在现代化过程当中。

  鉴于百年以来的痛苦经验,中国人不能不有所警惕,不能让这次现代化再次被打断。但现代化难道只有一种模式吗?中国作为一个独立不间断的文明体国家,有独立文化发生的渊源,是一个成熟的文明。这样的国家,现代化的模式一定带有自己的特点。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证明,我们走的是一条既不同于美国,也不同于欧洲的道路,当然现代化的一些最基本指标,无论东方、西方,是有共识的,所不同的是现代化的形式。

  现代化的多元模式主要是文化的民族内涵和现代性之间的张力问题。当一个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间出现的很多问题常常离不开文化的思考。从文化的角度来解读现代社会,才能把很多问题说清楚。我的看法是,社会的问题在经济,经济的问题在文化,文化的问题在教育,教育的问题在文化,这是一个循环圈。教育非常重要,因为教育更有可操作性,是可以实施的,而文化的精神层面更多是传承的,构建的。

  我不是一个文化决定论者,之所以强调文化,是因为当代中国在文化上的欠账太多。其实文化是不需要排斥的,文化恰恰是一种包容,而文化建设需要依赖社会。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