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刘心武:巧儿“奸兄”是…
刘心武:“揭红”系列书…
蔡武:国家珍贵文物应该…
张颐武吁为精神付费 让…
最新热门    
 
张颐武:郭敬明是商品消费,韩寒是愤怒消费

时间:2010-4-13 14:08:46  来源:新闻晚报

  由上海市作家协会和文学报社联合主办的 “上海80后作家群研讨会”昨日举行,沪上青年作家代表那多、蔡骏、何员外、小饭等与数十位专家学者,就创作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展开讨论。

  80后作家到了一个临界点

  10年前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制造了一个年轻写作群体——“80后作家”,“忧郁”、“自恋”、“颓废”、“早熟”、“忧伤”、“呓语”等词是当年人们对“80后作家”作品的一些简单标签。而今“80后”也已不再年轻,他们如今的写作也与10年前迥然不同,但外界对“80后作家”的印象和评论依然停留在10年前。如何再评论这群“80后作家”?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80后作家逐渐到了而立之年,开始进入中等收入成年人的范围,“现在80后做得很大,我觉得到了历史的临界点”。

  80后在文化上最敢消费

  张颐武表示,80后是文化上最敢消费的一代。郭敬明和他的团队,把写作变成文化创意性产业,郭敬明创造了整个产业链,精确把握同代读者的趣味要求。他的写作始终和消费有关,“你说他写得不够深入,对历史没有精确的把握,其实他是中国历史崛起一方面的见证”。

  而80后另一位代表人物韩寒,则主要依靠写博客,整合了网络中很大规模的群体。他们需要消费,很多愤怒、不满意,需要找一个出口,韩寒说出了一些特别的话,受到读者的追捧。

  两个年轻人,一个走的是商品消费,另一个是愤怒消费。 “中国未来文学怎么发展,这种新结构的出现,给21世纪中国文学添加了丰富的文学内涵,这个起点就在上海。 ”

  80后作家期待公正的批评

  中国悬疑小说新生代旗手那多,则对文学批评的生态环境颇有微词。他认为,目前在国内文坛占据主流的批评家,自身出生于纯文学路数、抱着旧观念的不少,认为纯文学才值得花心思去阅读、去评论。批评家很少阅读类型小说,而类型小说的主要创作群体正是70后、 80后作家群。 “另外,新生代的文学评论家还没有掌握话语权,进不了主流的评论界。”

  晚报记者 谢正宜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