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山东省20家书店将被集体…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鲁桥…
领略挪威独特艺术 电子…
吴南生向广东汕头博物馆…
广东丰顺新添一尊滴水观…
广东东莞推动文化创意产…
岭南写真:广东东江客家…
广东音乐的主要乐器及艺…
广东音乐与岭南文化:杂…
岭南写真:广东平远古丁…
最新热门    
 
广东省考古所:环中国海发现200多处古代沉船

时间:2010-4-14 12:20:22  来源:南方日报

  近日,首个全国性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负责“南澳Ⅰ号”、“南海Ⅰ号”水下考古发掘项目的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卜工参加了会议。昨天,他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结合“南澳Ⅰ号”谈中国水下考古的现状。

  “南澳Ⅰ号”沉没或与超载有关

  记者:有专家说,中国水下文物遗产很丰富,沉船远不止“南澳Ⅰ号”、“南海Ⅰ号”?

  卜工:可以这么说,中国沿海的古代沉船是比较多的。首先,中国古代的海洋贸易一直比较发达,这可以追溯到西汉早期。南越王墓就出土过波斯的银盒、非洲大象牙,说明南越国早期或更前年代广州已与波斯和非洲东岸有海上贸易。唐宋元明这几个朝代,中国的海外贸易一直没有间断过,金银器、香料、象牙等奇珍异宝通过这条航线运输进来。这样算来,中国的海洋贸易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并且古代的沿海形成了比较固定的航线,发现“南澳Ⅰ号”的汕头南澳岛,俗称三点金海域,从汉唐的时候一直就在使用,是使用了上千年的古航线的必经之路。

  为什么会遗留下丰富的水下文物遗产?海上恶劣环境、海盗内讧还有船只超载等都可能是原因,中国沿海的古代沉船会非常多。当年发现满载瓷器的“南海Ⅰ号”后,就有专家推测它的沉没可能与超载有关,因为古代中国的船只远航一般都有固定的配置,最底下放金银器,中间船舱放银锭、瓷器等,上边放置一些铁器,每次远航都尽量装满货物,不少船只铤而走险超载货物,吃水太深就可能翻船。

  如果从汉代开始算,每年都有因台风或事故沉没的船只,一年一艘,这个数字会有多大?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沿海已发现100余处水下文物点。厦门大学的吴春明教授曾做过统计,中外考古学家在环中国海及邻近水域发现了200多处与中国古代海洋文明史有关的古代沉船,有待发现的可能还有更多。

  打捞原因是盗捞文物的威胁

  记者:目前中国沿海古代沉船受盗捞的形势严峻吗?

  卜工:中国水下考古的起步比较晚,基本上从发现“南海Ⅰ号”开始。1987年发现了“南海Ⅰ号”,之后中国历史博物馆才设立“水下考古学研究室”。而从国家层面开始重视水下文物遗产,也是从“南海Ⅰ号”开始。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就曾说,不能只管960万平方公里陆地上的文物资源,还要顾及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上的文物资源。

  为什么要打捞“南澳Ⅰ号”、“南海Ⅰ号”?最直接原因就是来自海上盗捞文物的威胁。之前福建的碗礁一号、西沙的华光礁1号的发现和发掘,都是首先因为当地渔民盗捞文物提供的线索,“南海Ⅰ号”最早的发现,也因为从国外打捞队那里获得了一些线索。

  水下考古更重要是“遗产保护”

  记者:“南澳Ⅰ号”会给中国水下考古带来什么?

  卜工:“南澳Ⅰ号”被列为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0年一号工程,肯定意味着一个新境界。但是这两年,围绕古代沉船打捞热,但水下考古有点外热内冷。考古专业圈内都有一个疑问,水下考古的科技含量到底在哪里?就是下水把文物从古船里打捞出来吗?至少目前,对于中国的考古界来说,水下考古仍然是相对冷清,因此这些年的十大考古发现中,我们没能看到水下考古的项目入选、获奖。

  考古圈内一直还是有这样的认识,陆地考古是发掘一个古代的原生堆积层,是要靠考古专家的发掘解释、呈现出一个古代世界。水下考古有什么最终意义呢?因为大多数古代沉船是一个灾难现场、事故现场,发掘的不可能是一个原生的世界,顶多就是提取一些物证,证明中国古代的海上贸易、海上交通,因此相对考古业内而言,水下考古仍然是外热内冷。

  现在我们正在更新一个认识,我们把水下考古改称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这意味着我们不只是为了打捞文物,而更重要的侧重在“遗产保护”上,要求考古人员在水下提取更多的古代信息,而不仅仅是捞文物那么简单。

  但“南澳Ⅰ号”附近海域的水流湍急,现在直接在水下进行考古发掘,可能一些细节就在现场被冲走了,这是无法弥补的遗憾,依照目前的条件,只可能把大件的文物、显著的文物信息提取出来。对比而言,考古界对“南海Ⅰ号”会有更多的期待,因为它被整体打捞上来,在封闭的室内环境操作,可以提取的古代历史信息会更丰富。

  记者 李培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