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马克·吐温两次“黄金梦…
马克·吕布:曾拍摄毛主…
马克思信徒总爱把哲学划…
儒家文化的深层结构对马…
马克思人性观的现代解读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
建构多维视野的文学批评…
文学中的文化研究和马克…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
最新热门    
 
马克·吕布的另一面:“有我,你别怕”

时间:2010-4-30 12:53:55  来源:法制日报-法治周末
了口语化的《有我,你别怕》。

  马克·吕布58岁那年,35岁的妻子卡特琳娜生下了患有先天智障的女儿克莱芒丝。卡特琳娜的生命顿时跌入了最黑暗的深渊,产生了强烈的绝望。她的第一反应居然是,可以让孩子死吗?

  记得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同样是智障儿童的父亲,他也同样面对这一幕。当医生向他询问是否给儿子做手术,来延长生命时,他的确迟疑了。他最终选择了儿子光的生存,也选择了自己一生的命运,接受儿子的不平常,得到他天使般的单纯和温暖。卡特琳娜·谢纳也同样不知所措,甚至不知将这一命运归结在谁身上,她想逃避,她无法面对。她把女儿克莱芒丝送到了安幼育婴院,交给别人,来逃脱自己的恐惧。随着克莱芒丝的成长,卡特琳娜却一点点从女儿身上获得了真实的感动。

  这一切的情绪,卡特琳娜都是以毫不掩饰的方式坦陈道来,她一直等到女儿克莱芒丝长到二十二岁时,才有勇气回顾22年来自己的恐惧与得到。

  作家毛尖在提到卡特琳娜的软弱与坦白时这样说道,“虽然‘有我,你别怕’是卡特琳娜对克莱芒丝说的话,但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意义上,这句话,其实应该是克莱芒丝对卡特琳娜说。而《有我,你别怕》最动人的地方,也在于这个当年夺路而逃的母亲,能在书本最后,安然讲出彼此的局限”。

  在马克·吕布的镜头前面,中国始终处于变化中。

  影象背后,是他对一个变化中的大国的冷静关照和思考。

  转型巨变与凡人琐事,马克·吕布给予公平的捕捉和展示。

  克莱芒丝。我说得更多的不是你,而是身为母亲的伤痛。几年后,当我们都长了年岁,当你的个性与人生更加显明的时候,我希望我们会说我们俩都很幸福。多希望你我都接受你的局限,还有我的局限。无论是从前还是将来,我都无法日日夜夜与你生活在一起,就好像我和你弟弟泰奥在一起那样。总有一天,我们能够心感宽慰地坐在一起聊这回事,因为我们终于找到了合适的话语,来诉说你一直知道的事实:你的出生是一道伤,而我们俩终于成功地筑起了一道爱之墙,来抵御最初的惊惧。这一幕真相是我们爱的基石,是我们的生活和未来的基石。这是一块坚硬却稳固的基础,是底座,是磐石,比流沙般的谎言,比循规蹈矩的思想,比要我相信你是“上帝的礼物”的矫揉造作更为稳固的基础。

  克莱芒丝。我为你而写作,为我们,也为所有与我们遭遇同样考验的母女。我写作,是为了诉说用善意筑就的地狱,为了试图理解一九八一年十月四日你出生那一天,究竟是什么降临在我们身上;我写作,是为了呐喊出残疾压在我心头的千钧重,是为了反抗,为了永无止境的悼念,为了可能的救赎。而这一页页文字早已回报了我所付出的努力。不知不觉,一句接一句,它们为我稀释了浓得化不开的愁绪与愤怒,揉进了这本小册子的字里行间。空气、光明与天地分割了所有字词。如今,空气、光明与天地穿梭在破碎的哀伤中,让这哀伤变得轻盈,变得从此可以承受。

  ———母亲卡特琳娜·谢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