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从《密室疗伤》看荧屏心…
《密室疗伤》像恐怖片 …
揭秘“太监”变身过程:…
最新热门    
 
《密室疗伤》吓坏观众 心理学教授:节目挺害人

时间:2010-5-16 11:09:02  来源:青年报

  36平方米的密闭空间,四周都是大屏幕,怕蛇的王荔坐在一张黑色椅子上,面对眼前成千上万条蛇缠绕扭动的画面,她面目扭曲……这是上周首播的江苏卫视真人秀《密室疗伤》的节目画面,在预告片中,还有更多张痛苦泪流的脸,更多撕心裂肺的喊叫,这个节目让电视观众一阵哗然,因为太恐怖,网友把《密室疗伤》封为继《非诚勿扰》之后又一档凭借话题走红的节目。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节目的制片人景小骥;坐诊现场的心理专家齐文;以及华师大的心理学教授。

  【对话制片人】

  “公益第一,收视第二”

  记者:为什么会做这样一档心理治疗节目?

  景小骥:现在电视上的一些心理节目,他们只是为了做节目,我们与华师大心理咨询工作室合作,有跟踪辅导,比那些节目更专业。下了节目之后,仍会由江苏卫视出钱,给这些嘉宾做后续的心理治疗。

  记者:上节目的嘉宾是怎么请来的?

  景小骥:这个节目去年就已经启动,我们通过频道的滚动字幕和平面媒体来征集嘉宾,我们要求是全部真实的故事,一开始很难,在节目中展现这么隐私的内心情感,对我们来说也是种挑战。

  记者:有没有嘉宾反悔的?

  景小骥:的确有人反悔过,因为这些受过伤害的人本身就是非常敏感的,我们在录节目之前会很注意询问他们的意见。

  记者:把这么痛苦的事情做成节目会不会有问题?

  景小骥:嘉宾痛苦的时候,其实我们的编导也很痛苦。这些痛苦必须宣泄出来。疗伤就像看病,疼痛是必须经历的。

  记者:有观众认为你们用的方法过于激烈,画面很恐怖。

  景小骥:我们的方法都是经过专家讨论的,这个方法看似残忍,其实是科学的。第一集播出的时候,是我们交待不够,我们应该打上字幕告知观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治疗方法。我们在以后的制作中,会尽量顾及观众感受,少呈现恐怖画面。

  记者:将个人隐私暴露在传播很广的电视节目中合适吗?

  景小骥:很多更隐私的东西已经被我们屏蔽了,像有一位嘉宾回忆自己被卖到山区做媳妇的那段往事,现场因为要做疏导所以她说了,但我们在制作时觉得太惨所以就没有播。每位嘉宾出现在节目中可能只有20分钟,但我们的录制会达到一到两个小时,有很多疏导的过程我们都没有呈现。

  记者:怎么保护嘉宾隐私?

  景小骥:我们会改变姓名,还会对嘉宾进行特型化妆,改变他们的样貌。

  记者:节目结束之后的跟踪辅导是怎样的?

  景小骥:节目结束后,嘉宾可以选择去上海与心理专家面聊,也可以选择电话定期辅导。

  记者:跟踪辅导的效果呢?

  景小骥:像第一期中丈夫外遇的潘玉,在跟踪辅导的帮助下,现在已经跟丈夫离婚了,而且自己在工厂找了份工打,开始独立生活。

  记者:江苏卫视的节目通常都是话题性大,有炒作嫌疑。

  景小骥:我们没有炒作,我们只是想关注心理问题,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

  记者:但这毕竟是个电视节目,有没有收视压力?

  景小骥:我们是收视第二,公益第一。《密室疗伤》顶的是《人间》的时段,《人间》的收视率在1.3左右,而我们第一期的收视率是0.97。现在我们专注于公益性上,不考虑收视。

  【专家说法】

  这个节目挺害人的!

  《密室疗伤》自称是“第一档心理治疗类节目”,上周播出第一集后被指太恐怖,“连没有心理问题的人都要被吓出毛病了”,带着对于节目专业度的疑问,记者专门联系了华师大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叶斌,请他看了第一集《密室疗伤》节目,看完之后叶斌的第一反应是“单就这一集而言,是很过分的节目,就专业角度看,挺害人的!”

  叶斌指出,现在打着心理旗号的电视节目普遍都存在着同样一个问题,“他们在节目中的这种操作不是在专业咨询和治疗时会采用的手法,但他们让人感觉他们是专业的,这会误导观众。”他以第一集《密室疗伤》中怕蛇的那位女士为例,“对她的这种治疗我们叫暴露疗法,其实这种疗法现在已经不流行了,而且在做这种治疗之前,必须专业评估当事人的接受程度,像节目中的这些画面,如果她真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