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千年金大佛保护方案全揭秘
脸部展现由鲜到暗的“推蕴”效果
“潼南千年金大佛的保护修复工作是一件极其细致复杂的精细活儿。”潼南县文管所副所长徐林在接受采访时说。他表示,在整个金大佛的保护修复工作中,头部修复最为关键,也是民众最为关注的重点。
据介绍,整个金大佛的修复工作包括头部发髻、脸部、躯干、裙摆的修复及后壁裂隙渗透的治理。作为最能体现金大佛形象的脸部修复,是这次保护修复成败的关键。翘曲、开裂的金箔稍微用力触碰就会碎裂,修护人员将用乙醇等有机溶剂涂刷软化后进行底灰修补、空鼓灌浆、回贴粘接等工序。整个金大佛的修复将遵循文物保护“修旧如旧”的原则,特别是脸部贴金,新的金箔与原有金箔存在颜色及光泽上的细微差别,修护人员要在新贴好的金箔上涂刷做旧溶剂,才能使新贴金箔的颜色及光泽接近周边原有金箔,恢复金大佛的本来面貌。
在石质发髻的修护上,将根据金大佛本身材质及现有发髻材质,选用与金大佛岩石相同的砂岩制作发髻,进行安装,并调制彩绘上色。
最出彩的修复要算为金大佛进行彩绘了。彩绘有两种颜色:黑色与红色,主要集中在发髻与裙摆。在地仗找平层固化打磨后即可进入彩绘上色阶段。裙摆部位先用铅笔勾出不同颜色区域的轮廓,再用牛角刷蘸取颜料进行绘制。
据修护人员介绍,对金大佛进行加固也是一项艰巨工程。因为要用特殊材料,每次施工后须等候一周后才能进行下一次施工刷涂。而对于金大佛下部基岩存在的空鼓与片状脱落,考虑离文物表面深度较浅,则直接采用针管灌浆注射式进行施工。
在修复后,金大佛面部的雕刻手法将更细腻,线条将更优美,眼角处的细小纹路和微笑的嘴部动作,将使佛祖看起来更加亲切。发髻的修复与补全将恢复头部的完整性和协调性;而肩部至躯干及裙摆在修复之后,将与脸部有逐渐过渡的层次感,展现出从鲜亮至暗淡的“推蕴效果”,体现出大佛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
潼南千年金大佛的第五次贴金,将使金大佛达到整体健康的状态。
记者 汤峰 刘晓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