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刘备墓无定论,彭山如愿…
彭山歌谣指向“刘备墓”…
“刘备墓”调查:彭山认…
彭山“刘备墓”茅草半人…
官方发征集令 四川彭山…
彭山村民联名上书请求挖…
彭山皇坟就是三国刘备墓…
最新热门    
 
彭山版抄书莫成东施效颦

时间:2010-5-20 11:37:26  来源:南方日报

  四川彭山县为更好地学习廉政,在全县范围开展“手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活动,不但要核对笔迹,还将与年底考核挂钩。此举一出,坊间议论纷纷,到底值得表扬,还是典型作秀?

  且慢急着围攻彭山抄书,人家可是说了“《廉政准则》有3600字左右,每天工工整整地抄1000字的话,三天左右就能抄完”,而且抄得不工整、抄得不仔细、甚至找枪手代抄,都是要挨罚的,很正规,怠慢不得。这个年代已经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认真抄书,当然这里的抄书不是指老师布置作业要学生抄书,也不是考试的时候“出猫”抄答案,更不是指写作文的时候当文抄公,而是把抄书当作一种修身养性的爱好以及温故知新的心得。彭山此规一出,如果能一改现有官场生态, 党政机关干部下班之后不喝酒、不打麻将、不出入风月场所,而是三五知己良朋凑到一块研究如何抄书、抄好书,不也能成为一件足以津津乐道的事吗?也给实在不愿应酬的官员一个绝好借口———自个闭门抄书去也。

  在古代,抄书一直就是文人墨客学习的一条必经之路。古人抄书,有的是因为家贫买不起书,不得不借阅抄录;有的是因为经济困难,以替人抄书作为生存的手段;有的则是为了让稀少的珍本秘籍流传后世,而对其进行抄录副本,以存真迹。而这些抄书的人有不少最后成了名留青史的文学家、藏书家、思想家。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现代文豪鲁迅,开国领袖毛泽东,他们除一生都酷爱读书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特别喜欢抄书。苏东坡从少年起,就陆续抄过许多经史书籍,包括《唐书》等,有的还不只抄一遍,并经常鼓励别人抄书;鲁迅从小就喜欢抄书,为校注《嵇康集》,还将其工工整整地抄了三遍;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养成了“不动笔墨不看书”的好习惯,他的各类笔记本,可以装满一网篮,约100万字。“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正是抄书的妙用,正确的方法用在正确的人身上,就能成就一番功效。

  彭山此番学抄书学了一个头,至少看到了名人伟人们勤勉好学的秉性,立志以此为榜样,当地部门表示,手抄《廉政准则》就是要大家时时刻刻警示提醒自己。但是,既然开了头,就要把伟人们的精髓和成效给学足了,即便抄得不如苏东坡般才华横溢、不如鲁迅般激扬文字、更不如毛泽东般指点江山,但至少得抄得有点“廉政”的样子。比如,廉洁指数节节攀升,贪腐官员销声匿迹,官场生态清廉如水。莫到最后抄书成了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学了个头忘了个尾,沦落为“练书法的契机”、“老师布置的功课”,果真这样还真就应了人们质疑的“典型作秀”之实。与其如此,还不如现在趁早收摊,以免落人口实为妙。

    洪丹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