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南澳Ⅰ号船主姓“林”?…
南澳I号完成八舱位测绘…
广东南海I号和南澳I号推…
歌手郭春梅当选“南海I…
南澳一号沉亡之思 碧波…
“南澳Ⅰ号”出水景德镇…
“南澳Ⅰ号”2号舱文物…
南澳Ⅰ号发现铁质文物 …
福建漳浦发现南宋古沉船…
南澳Ⅰ号出水彩瓷保护困…
最新热门    
 
南澳I号水下考古现场:文物为何迟迟不上岸?

时间:2010-6-18 12:25:08  来源:新民晚报
将在文物清空后再做,预计实际打捞要到明年才可能进行。

  崔勇对媒体高度关注“南澳一号”水下考古很矛盾。为配合央视直播,汕头市专门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水下考古发掘工作协调指挥小组。媒体要求考古配合传播的需要,属于过分的要求,给考古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麻烦。

  文物为何迟迟不上岸

  在边防官兵护卫下,打捞上来的文物被运到清洗区域。记者看到,考古人员用高压水枪将表层的污泥冲洗掉,然后摆放在甲板上,进行分类、标记,最后运到船上的文物库。

  “南澳一号”已出水4000多件文物,文物库房安装了温湿仪,对大部分瓷器,采取保湿的保护措施,部分文物也进行了淡水脱盐处理。但打捞船条件有限,大批青花瓷器如果没有及时进行脱盐等处理,釉面可能容易出现龟裂等变化,使文物品质受损。

  曾有消息称,出水文物经过简单处理后,运往南澳县博物馆进行脱盐等处理。博物馆一楼由展厅改建的3个10米多长、2米宽的大型脱盐池已准备就绪,里面蓄满了淡水,却迟迟未见“南澳一号”出水文物的到来。

  “南澳一号”考古发掘现场领队孙键介绍,文物目前没上岸,原因是南澳一般是7天才供一次水,处理文物需要大量淡水,这个无法保障。

  广东省博物馆有专门做保护的人员对出水文物分等级进行保护。需要即刻保护的,用海水或用淡水浸泡。有的瓷器烧结比较好的,没有马上进行处理。

  身处大海有苦也有乐

  参加“南澳一号”水下考古的队员来自全国各地,其中70后较多,也有一些是80后。全国共有不足百名合格的水下考古队员,他们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哪一个都是宝。

  在水下考古界,也有“黄埔一期二期”之说,说的就是参加了严格的水下考古训练班的学生,从1989年到现在共培养了五批。

  记者在船上结识了一名比较特别的小伙子,叫张瑞。他是首次参加水下考古实战。

  “从一片嘈杂声中,向大海中纵身一跃,身体周围突然一片静寂,仿佛跳进另一个世界,再没有任何烦扰了。潜到水下25米处时,看到了大量的青花瓷器。”与在海底沉睡了400余年的“南澳一号”古沉船第一次亲密接触,让张瑞惊叹不已,促使他开始写博客。

  但水下考古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好玩”。风暴、暗流、鲨鱼甚至是海洋植物,都是威胁。在外人看来,每一次潜到水底,再浮出水面,总能打捞起引人好奇的“宝物”,但一次又一次地下潜、探摸,惬意变成了苦意。高负荷的工作强度下,人黑了,也瘦了。

  “随着天气转好,工作骤然增多。所有人员已经全负荷运转,非常疲惫。每天除了要下一次水,还有清理文物、清理装备、充气等工作要做。大家都在努力,为了那躺在水下的、正静静等着我们的古沉船……”

  海上生活枯燥,置身茫茫大海,夜晚更显得漫长。联机游戏、夜间垂钓是许多人的乐趣,写博客则是张瑞最喜欢做的事。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去看看“张瑞古道行”。

  最难忍的还是思念之情。领结婚证当晚,张瑞就离开妻子飞来汕头。6月8日,是张瑞31岁生日。妻子在博客中,祝老公生日快乐!希望老公一切顺利,打捞更多文物。

  来自远方的祝福让张瑞忍不住流泪,在当天博客里写道:“在这茫茫的大海上,在摇摇摆摆的平台上,相隔2000公里的空间,思念母亲,思念妻子,也许没有人能知道,是你们什么样的支撑,才能容得下我如此漂泊,如此追梦,无论进退,只有我知道。今天能站在这条梦想的船上,我要感谢你们!”

  “南澳一号”护宝奇兵

  文物出水区、清洗区、文物库前,“南天顺”上边防官兵的身影随处可见。

  从发现“南澳一号”那天起,汕头边防支队云澳边防派出所就扮演着“护宝奇兵”的角色,出警3489人次、劝离不明作业船只87艘、驱赶可疑船只2132艘,至今已有1000多个日夜。

  云澳镇一处僻静海滩,有一栋四面透风的烂尾楼,“南澳一号”的雷达监控点就在三楼一间用木板隔成的小房间里。白天黑夜,都有两至三名官兵值守,一旦有船只在“南澳一号”所在海域停留超过10分钟,雷达系统便会发出警报,派出所官兵10分钟内便驾艇赶到现场。

  边防派出所所长朱志雄介绍,几乎每个官兵都接到过电话,许诺只要大开方便之门,捞上来的文物所得“五五分账”,但都被坚决回绝。

  今年4月9日,“南澳一号”重启打捞。打捞船和水下考古队员抵达后,一直紧绷的神经丝毫没有放松。朱志雄回忆,尽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