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褊狭与空洞的现代性——…
最新热门    
 
王德威:中国当代文学无需靠诺贝尔奖证明自己

时间:2010-7-2 12:49:13  来源:解放日报

  ●我觉得,现在中国文学对诺贝尔奖的焦虑有点奇怪

  ●现在年轻的中国学者变得比以前有自信了。以前那种强烈的要有一种西方理论来支撑自己的心态,已经没有了

  ●做学问要专、要细、要很长的时间,甚至有时还不见得做得出来。

  解放周末:您持有平常心。但是,社会上总有一种期待或者说焦虑,典型的表现就是对诺贝尔文学奖的焦灼期待。这是一种矛盾吧?

  王德威:这是矛盾。因为我的立场主要是在一个教学的环节里。我的任务是,就算是坏的文学我也能把它教好了。我所说的教好了,不是那个坏的文学我说它很好,而是它坏到一定的程度,就变成一个值得研究的对象了,是我作为文学研究者的某一部分任务。

  解放周末:这也涉及到文化自信的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西方标杆来证明自己?

  王德威:你讲得很犀利。我觉得,现在中国文学对诺贝尔奖的焦虑有点奇怪。我曾经说过,中国当代作家无缘诺贝尔奖,有政治地理的考量,更大的程度上就是一个翻译的问题,是一个语言障碍和沟通的问题。如果以大国崛起的心态来看待这奖项,应该相信,中国当代文学无需这种外在的标杆来证明自己。我觉得诺贝尔奖迟早会来的,但它需要一个酝酿,需要大量的好的翻译,也需要文坛各种文学和非文学因素微妙的互动。

  被顾彬一说,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大家都焦虑得不得了。为什么呢?没有这个必要。事实上,我个人觉得在过去20年中国学界整个的生态有很大的改变。

  解放周末:怎样的变化?

  王德威:我觉得现在年轻的中国学者变得比以前有自信了。以前那种强烈的要有一种西方理论来支撑自己的心态,已经没有了。今天,中西翻译的速度非常快,资讯传播的快速也是之前难以想象的。这种学术生态的改变是非常好的。

  但我仍然不排除今天国际交流的重要性,这就是为什么我乐于见到,也支持这么多中国的学者出去,这么多国外的学者来这里。今天,像北大、清华、复旦接待国外来的学者来,可谓络绎不绝。如今国外学者来到这里,也应该有一个平常心:自己不是来贩卖一个了不起的概念,而是希望在这里有一个交流有一个对话。学术也好,文学也好,真的就是凭实力。我想,自信是这样表现出来的,而不是诺贝尔奖怎么怎么样。自信有就有了,而不是以一个标杆式的仪式性的场合来证明的。

  解放周末:与此同时,在中国学术生态的发展过程中您注意到有什么问题?

  王德威:我想就是学术圈一个学术规范的问题。

  解放周末:某种程度上学术被商业、功利异化了。

  王德威:市场的需要,传媒的播散性,造就了一批学术明星,这些现象都是有点不可思议的。对于这种生态,我们不能作出一个纯然的价值判断,但会令人怀疑是不是这些事情占据了学者们太多的时间?做学问,就像陈寅恪先生说的,要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最重要的,要耐得住寂寞。

  解放周末:要坐冷板凳。

  王德威:当然是这样子。比方说,我今天讲个张爱玲,也许是一时的热潮,但演讲是表演性的行为,归根结底你得潜心钻研学问。要是以演讲为目的,以开会为目的,学问本身就反而变成一个手段似的,是本末倒置。有些老话还是很有用的,尤其是在现代中国这样一个处于快速转型期的社会里,知识分子所面临的冲击是很大的。做学问要专、要细、要很长的时间,甚至有时还不见得做得出来。

  解放周末:承受失败的可能。

  王德威:这是学问的代价,这也是乐趣相辅相成的一部分。

  我们学者诉说他人的意见,倾听自己的心声,更交代不由自主的杂音。这一切最后的升华或者沉淀,就是思想

  ●你知道你有那么多东西需要了解,你不能以偏概全了

  ●知识分子要把问题想得繁一点,要把历史和文化的眼光放大

  ●文学,就是提供给我们这个社会一个想象

  解放周末:您认为学者怎样才能回到学问的本身呢?

  王德威:作为一个学者,应该要择善固执,敢于与众不同,也需要不断地自我反省的自觉。知识分子的责任应该是化简为繁,让问题复杂,这是我们的能量所在。当然这个“繁”,不是人事上的,而是指学问本身的复杂。换句话说,就是更深入。

  解放周末:也就是学问的深度。但不少人在感慨:当前学界有一种“学术前进,思想退场”的倾向。

  王德威:思想是必须要存在的。我们学者诉说他人的意见,倾听自己的心声,更交代不由自主的杂音。这一切最后的升华或者沉淀,就是思想。

  解放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