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占卜 >> 八卦 >> 正文
让你了解的风水小知识《…
《明儒学案》与《四库全…
《明儒学案》与《四库全…
谈《四库全书》
最新热门    
 
《四世同堂》中的官场“潜规则”

时间:2009-9-8 20:34:06  来源:风水网
根据老舍先生代表作改编的电视剧《四世同堂》,时下正在央视一套热播。新版《四世同堂》里表现了日本在中国的野蛮罪行,以及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和民族大义。剧中各色人等粉墨登场,演绎着中国当时的世间百态。艺术作品所要揭示的主题自是不必多说。单是其中折射出的官场文化,在路卫兵看来,就很值得玩味。

当了官应该是什么样子

大赤包靠告密发家,与特高科科长李空山攀上了关系,弄了个“织女检查所”所长的“官”当,算是特高科的一个下属单位负责人了。立刻就有了慈禧老佛爷的样子,走路得让高亦陀扶着,搭着手走,像是有个小太监点头哈腰在前面领路,自己则完全可以不顾脚下,头也扬的很高,路走的那叫稳当。突然像自己什么事都不会做了:茶水要人端,走路要人搀。表情很严肃,脾气闹翻天。很是找到了一番感觉。

关于称呼上的学问

别人见了大赤包都得叫所长,不叫所长不舒服,家里人也不例外。冠晓荷想在外人面前表现的这位所长与自己关系不一般,腆着脸叫太太却遭到了呵骂。这称谓里面学问大得很,当了官的,心里都是愿意让人喊他官衔的,偏偏有的人就是不明白这个理儿。又比如先前都认识的人,也称兄道弟的,对方发达了,你还老喊名字,他心里便别扭的紧,更有一些不知趣的,主动去勾人家的肩膀,想证明自己关系的不寻常,长长面子,全然不顾对方此时心里正像吃了苍蝇。他们永远不明白升迁的朋友为什么和自己越来越疏远。奥妙就在这里。

想做朋友是要有前提条件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利益纠结在一起的这种关系到底可靠不可靠呢?应该说可靠,因为毕竟有着共同的支撑面。但是这种关系的维持是有前提的,须得此类人群总是保持现状,总要产生共同利益。就像剧中的大赤包夫妇、蓝东阳、祁瑞丰,他们为什么能在一起?就因为他们都是一类人,都大小是个官,有这个前提条件。至于煞有介事的拜把子,自然不是想着要共患难,而是要互相关照互惠互利。他们眼里只有官,只有利,别人骂他们汉奸也好,走狗也罢,无所谓。其中一旦有人失势了,就比如祁瑞丰的教育科长被撸了,大赤包等人的脸子立刻变了。李空山当着特高科长,大赤包不惜用自己的女儿做诱饵行巴结之事,李空山完蛋了,大赤包说的很直白:你李空山当科长是李空山,不当科长了就什么也不是。后来大赤包也垮了,蓝东阳落井下石,丝毫不留情面。这些不过都是因为其中的某人,已经失去了能维持他们关系的前提条件。

祁瑞丰为什么会失落

祁瑞丰靠老婆菊子的关系弄了个教育局的科长,本来就好吃懒做,这下毛病更多了,科长被撸下来了,也全然不管家里日子过得多艰难,还要喝两口。祁瑞丰自是那种败家子窝囊废的代表。他把自己遭遇的一切归结到没有巴结上日本人,没弄个特务啥的做。他再到冠家遭到了白眼,但心里未必会认为这些人就有什么问题,因为自己不是官了嘛,如果再当了官,这些人还会看得起他,而他也还是会和这些人混在一起的,因为到那时,这些人的“热情”会让他忘掉先前的冷漠,他又会因为重新获得了这些朋友而自豪起来。所以他会为弄不上个一官半职而闹心,会为当不上特务遗憾,会反复回味当科长时有多风光。

与之相辉映的是冠晓荷,在被蓝东阳奚落一番之后,轰出家门,他隔着门对蓝东阳说过的一句话,很耐人寻味:“如果我是你蓝处长,我也会这么做的,你没错。不过招弟真的做了日本特务……”。言外之意,我还有东山再起的时候,我们还有做朋友的条件。蓝东阳又把他叫进屋,他就又兴高采烈了。

冠晓荷的笑脸与讲究

冠晓荷可以说是个毫无用处的人,一心只想当官,喜欢的胜过了一切,其他的什么也不在乎,什么也不会。不过要说他真什么都不会也确实冤枉他,他会的东西别人还不一定干得了,他有两样本事拿手,一是摆酒席二是陪笑脸。摆酒席搞招待冠晓荷绝对是一顶一的高手,而且很以为自豪,用他的话说,弄个十桌八桌的那是小意思。如果搞接待应酬该是绝对的“人才”;冠晓荷的笑脸也是一般人学不来的,讲究得很,如果真就做了官,那这“笑脸”便一定是他的法宝了。他见谁都笑,见了日本人自不必说,见了当官的,哪怕是见所长太太,甚至街坊邻居,那也是笑的极其诚恳。只不过这种程式化、习惯性的笑中所蕴含的内容不一样罢了,或鞠躬或抱拳或点头,或奴才或巴结或得意或假惺惺,真是丰富得很。

大赤包在冠晓荷心里头的分量

冠晓荷自然是不喜欢大赤包了,心里甚至偶尔会恨得咬牙,可大赤包是所长,所以对他颐指气使他也没脾气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