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日七夕夜 葡萄藤下聆天语 |
|
时间:2009-9-8 19:58:52 来源:风水网
|
|
|
今日七夕夜 葡萄藤下聆天语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一代代中国人,大概都有过那么一个懵懂初开的七夕,躺在凉风习习的夜空下,在长辈的指点中,寻找银河两岸的那一对传说中的男女。
盈盈一水相隔的惆怅就此和朦胧的月光一起,在年轻的心灵里种下诗意与感伤。天宇里的这一意象与中学课本里白居易那首著名的长诗对忠贞爱情的咏叹一起,构成了成年人心底里一个中国版的仲夏夜之梦。
如今,古代女子们常在这天夜里玩的﹃乞巧﹄游戏已经远去,女孩们不再祈祷被赋予一双和天上织女一样灵巧的手,母亲们不再寄望天上的魁星带给她们正准备赶考的丈夫和儿子好运。
在由商业发起的﹃中国情人节﹄让这个即将被遗忘的日子重新热闹起来时,一位学者大声反对:﹃七夕不是情人节。﹄也许另一类平和的态度更能让人接受:较真是学者们的工作,红尘男女却可以将错就错、$快快乐乐。
文化在时光中嬗变,被稀释又被填充,即使﹃七夕﹄被西化得面目全非,但中国人总会记得,那一天,织女和牛郎走上鹊桥,相会了。
“七夕”可否成为“中国情人节”?
今年7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宗迪提出,七夕的起源与爱情无关,而且古文献资料表明,七夕对于婚嫁而言并非吉利日子,现在将其变成“中国情人节”,是“文人的鼓噪加上心思活络的商人炒作”,这一观点引发了激烈的争议,事件凸显的是观念分歧背后对传统文化传承渠道可能性的追问。早报记者昨天就该话题采访了沪、穗、京三地相关专家。
七夕乞巧已无必要?
上海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薛理勇表示,现代文明带来的大机器生产使包括农家妇女在内的女性们从手工棉纺和家庭缝纫工作中解放出来,针线活不再成为妇女必须掌握的技艺,“乞巧”等七夕风俗才逐渐在中国城乡中淡化。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小康则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是“活着的传统”,但这些传统节日不是已死就是垂死。“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七夕。”
“我国经过新文化运动后大传统的断裂、1960年代‘破四旧’中小传统的断裂、1980年代商业化浪潮中重新制作传统意象,用假遗产取代真遗产,传统文化已受到了严重破坏。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不过七夕节了。”
中国情人节是“三月三”?
将“七夕”变为“中国的情人节”在高小康看来实际上包含了两种不同的指向。一种是希望把作为传统文化组成之一的“七夕”节复活,另一种是希望把“情人节”这个西方的时尚节日在中国做起来,但实际上它们都很难操作。将“七夕”定位为“中国情人节”,这个概念本身与我国文化传统相悖,这个神话的核心要素不是“情人”这个概念,而是凡人与神仙“天上人间”的概念。
中国社科院[1] [2] 下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