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郭于华:试论民俗学的社…
试论中国帝王文学
唐代贬官制度与不平之鸣…
试论古史辨运动兴起的思…
抱利器而无所施——试论…
试论古代汉语中的“谓语…
试论“战国策派”的文化…
古代文学论文《试论中国…
试论《恒先》的“自生”
最新热门    
 
试论晚唐寒士诗歌的俚俗之风

时间:2009-8-8 16:52:37  来源:不详
初唐七言律,质胜于文,盛唐文质兼备,大历而后,文胜质衰,至李山甫、罗隐诸子,则文浮而质灭矣。”吴乔《答万季野诗问》云:“七律至沈、宋以至温、李,皆在起承转合规矩之中。唯少陵一气直下,如古风然,乃是别调。白傅得其直遂,而失其气。昭谏益甚。”又云:“乐天之后,又有罗昭谏,安得不成宋人诗。”朱克生《唐诗品汇删·七言律》云:“杜苟鹤、李山甫则委巷说矣。”又《幕府燕闲录》云:“杜苟鹤诗鄙俚近俗”。而洪亮吉则云:“七律至唐末造,惟罗昭谏最感慨苍凉,沉郁顿挫,实可以远绍浣花,近俪玉溪,盖由其人品之高,见地之卓,迥非他人所及。”曹毓德《唐七言律诗钞》云:“罗昭谏之笔健气雄,分道扬镳,并属全唐后劲。”顾云也在《唐风集序》中极力推崇杜荀鹤之诗:
  咏其雅丽清苦激越之句,能使贪吏廉,邪臣正,父慈子孝,兄良弟顺,人伦纲纪备矣。其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吞贾喻八九于胸中,曾不萎介。或情发乎中,则极思冥搜,游泳希夷,形兀枯木,五声劳于呼吸,万象悉于抉剔,信诗家之雄杰者也。
  平心而论,罗隐等人将声律对偶与浅近通俗结合起来,将七律由主观抒情引向客观纪实,叙事抒情委婉流畅,如话家常,议论明快尖锐,饶有风趣。其中一些诗句类乎格言成语,为人们广为传诵。王楙《野客丛书》卷六《杜荀鹤罗隐诗》云:
  唐人诗句中用俗语者,惟杜荀鹤、罗隐为多。社荀鹤诗,如曰:“只恐为僧僧不了,为僧得了尽输僧。”(《赠僧》)曰:“乍可百年无称意,难叫一日不吟诗。”(《秋日闲居寄先达》)曰:“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闻子规》)曰:“拳世尽从愁里老,谁人肯向死前休。”(《秋宿临江驿》)曰:“世间多少能言客,谁是无愁行睡人。”(《秋夕》)曰:“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赠质上人》)曰:“莫道无金空有寿,有金无寿欲如何。”(《戏题王处士书斋》)罗隐诗,如曰:“西施若解亡人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西施》)曰:“今宵有酒令宵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自遣》)曰:“能消造化凡多力,不受阳和一点恩。”(《登高咏菊尽》)曰:“只知事逐眼前去,不觉老从头上来。”(《水边偶题》)曰:“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筹笔驿》)曰:“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曰:“明年更有新条在,搅乱春风卒未休。”(《柳》)今人多引此语,往往不知谁作。
  《石园诗话》卷二论李山甫云:
  李山甫《柳》诗,善于自况。其“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寒食二首》其一);“新成剑戟皆农器,旧着衣裳尽血痕”(《兵后寻边三首》其一);“谁陈帝子和番策?我是男儿为国羞”(《阴地关崇徽公主手迹》);“镜里只应谙素貌,人间多自重红妆”(《贫女》),皆自然流丽。
  罗隐等格律诗人的七律清浅直白而流畅合律,其“俚俗”之风对后代产生了很大影响。然而,他们诗歌的缺点也是明显的。他们有些诗缺乏锤炼,率意为之,流于滑易,诗味浅薄,格调意境均不高。如罗隐“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京中正月七日立春》),“出门聊一望,蟾桂向人斜”(《旅梦》),“吾所以见造化之权,变通之理,春夏作头,秋冬为尾,循环反复无终已”(《芳树》);杜荀鹤“争知百岁不百岁,未合白头今白头”(《隽阳道中》),“浮生七十今三十,已是人间半世人”(《感春》),“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沉山且莫回”(《重阳日有作》)。同时,由于叙事与议论均非七律之长,不能不受到许多拘限。而他们的一些诗,“欲尽去铅华,专尚理致,于是意见日深,议论愈切,故必至于鄙俗村陋耳。此上承元和而下启宋人,乃‘大变而大敝矣。’”钱良择论罗隐:“今体诗气雄调响,罕与为匹。然唐人蕴藉婉约之风至昭谏而尽,宋人浅露叫嚣之习至昭谏而开。文章气运,于此可观世变。”钱氏之语,正可用来评论其他二人。晚唐尚俗寒士在唐诗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地位,当从此处认识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