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狐评古典小说《镜花缘》
从小说《五行神话》说阴…
用风水学来看现代小区规…
春秋二社:作为唐代乡村…
唐代胡汉文化关系再认识
唐代的冠服制度
论唐代的水神崇拜
三教论衡与唐代俗讲
唐代贬官制度与不平之鸣…
论章回小说中的人格悲剧
最新热门    
 
唐代小说中的狐故事

时间:2009-8-8 16:54:35  来源:不详
一批天真可爱、敢爱敢恨的人性化“狐精”形象,一方面源于作为民间信仰的狐崇拜心理积淀,更重要的原因来自唐小说家们在创作观念上的革新。六朝小说创作紧承史传传统,难脱实录之窠臼。到了唐代,小说家们开始尝试自由地运用想象、虚构来进行小说创作。“狐精”文学形象的塑造就是唐小说新兴创作观的体现。在以虚构想象为特征、以反映社会人生为目的的文学创作观的启示下,唐小说中的“狐精”形象中民间信仰的成分降至最低点,而以刻画人性、反映社会的人性化狐故事渐趋丰富,到了中唐传奇小说《任氏传》中狐女任氏的出现,唐代人性化狐故事发展至一个高峰。
    三、《任氏传》——唐小说中人性化狐故事的高峰
    “狐精”故事广泛流行于中唐以后的民间,除《广异记》之外,唐中期小说集《宣室志》、《酉阳杂俎》、《集异记》等书中也有不少“狐精”故事,其中最具典型性的“狐精”故事当数中唐沈既济的《任氏传》。《任氏传》是唐代“狐精”故事发展至最高层次时的产物。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说到:“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4] 用这段话来论狐故事的嬗变也恰如其分。《广异记》中的确塑造了一大群各具风貌、性格突出的人性化“狐精”,不过,这些“狐精”基本上不是作者作意刻画的主要人物,确切言之,这些小说中的“狐精”们只是构成故事的关键人物,作者的关注重点不在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在故事的始终。从小说笔法看,《广异记》是有了“传奇”的态度却难逃脱“志怪”的老套。直到《任氏传》的出现,“狐精”才作为小说中最主要也最光彩夺目的人物形象站立起来:与其说《任氏传》是狐故事,不如说是关于人的故事;与其说任氏是精灵古怪的“狐精”,不如说是独具人格魅力的女性文学形象。
    其一,《任氏传》借写精怪来写人。《广异记》中的“狐精”是可爱可亲的狐中之精灵,还有着民间信仰的神秘特色。《任氏传》中的“狐精”任氏实际上是人,是唐代当时现实生活中女性的一个影像。小说也展现了狐女任氏的神异本领,但这不过是作者借用了民间信仰对象狐的一点材料,其真实用途是为了表现狐女任氏作为一个社会女性在思想情感上的丰富性。举两处例子,一是任氏和郑六最初在街上初遇时,郑六“将挑而未敢”!此时的任氏是“时时盼睐,益有所受”,正因为任氏勇敢的示爱使得郑六跟随其后。第二次相见时,她害怕郑六因为已知晓自己是“狐精”而心生讨厌,于是侧身于人群中回避,用扇子遮脸。当听到郑六告诉她仍深爱她的时候,“任氏乃回眸去扇,光彩艳丽如初”,并大胆地表白:“若公未见恶,愿终己以奉巾栉。”“狐精”任氏在和郑六的恋爱中性格丰富并时有转折,完全一幅人间恋爱中的女人的模样。另外一处是郑六好友欲对其加以非礼的时候,有着神异本领的任氏本来可以用妖法神力来制服郑六的好友,但作者并没有这样处理:任氏长叹息曰:“郑六之可哀也!”?曰:“何谓?”对曰:“郑生有六尺之躯,而不能庇一妇人,岂丈夫哉!且公少豪侈,多获佳丽,逾某之比者众矣。而郑生,穷贱耳。所称惬者,唯某而已。忍以有余之心,而夺人之不足乎?”[1] 538这番话里有智慧,有深情,有着平常女子都难有的识见和力量。任氏这样一个集美丽多情、对爱情坚贞不渝等理想性格为一身的完美女性,她有着狐的灵气,更有着为作者所叹赏的优美品质,这当然是文学家笔下独具一格的文学形象,她与魏晋以来直至初盛唐时期民间信仰下的“狐怪”形象已是天壤之别。
    其二,在艺术表现上。《任氏传》不再是六朝志怪小说中的狐故事那样粗陈梗概的实录,也超越了之前如《广异记》那般对“狐精”一派天真好奇的故事性记述。《任氏传》的情节曲折丰富,细节描写细腻真实,篇幅也大大超出之前的狐故事小说。如通过郑六好友的仆人眼睛所见来刻画任氏的美艳姿容:
    (仆)俄而奔走返命,气吁汗恰。韦迎问之:“有乎?”曰:“有。”又问:“容若何?”曰:“奇怪也!天下未尝见之矣。”韦姻族广茂,且夙从逸,多识美丽。乃问:“孰若某美?”僮曰:“非其伦也!”遍比其佳者四五人,皆曰:“非其伦。”是时吴王之女有第六者,则韦之内妹,秾艳如神仙,中表素推第一。韦问曰:“孰与吴王家第六女美?”又曰:“非其伦也。”韦抚手大骇曰:“天下岂有斯人乎?”[1] 537
    小说在这里成功地运用了对人物形象的侧面描写,由此将“狐精”任氏的美烘托渲染到极致,这已是典型的“传奇”笔法。
    把狐作为精怪来写还是把狐作为人来写是志怪小说和传奇小说的一大分水岭。唐小说一方面是志怪体上承魏晋余绪而渐行发展,一方面又经历了由志怪体逐步向传奇转变并最终导致中唐时期传奇体大盛的过程。唐小说塑造的狐形象的变化情况恰好说明了唐小说的这一转变过程。

【参考文献】
    [1]李时人,何满子. 全唐五代小说[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2]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59.
    [3]侯忠义. 隋唐小说史[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167.
    [4]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M].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51.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