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论《阴阳八卦》的科学性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郭于华:试论民俗学的社…
试论中国帝王文学
唐代贬官制度与不平之鸣…
论《周易》与中国文化轴…
论《周易》与中国文化轴…
试论古史辨运动兴起的思…
抱利器而无所施——试论…
试论古代汉语中的“谓语…
最新热门    
 
试论《新序》屈原章的史料价值

时间:2009-8-8 16:55:25  来源:不详
nbsp;    有学者认为:《新序》这里所记“张仪是否回秦后再来,《史记》没有记载,不大清楚。也许是两次,也许只是一次中发生的两件事。”
    《新序》所记“秦国患之,使张仪之楚”,是怀王十五年“王怒而疏屈平”之前的事。而“张仪诈楚”(即惠王十二年“张仪相楚”)是怀王十六年的事。故不可能是“同一次使楚中发生的两件事”
    第三次:“秦使人愿以汉中地谢怀王”,怀王恼恨张仪,“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以一仪而易汉中地,何爱仪!’请行,遂至楚”——与《楚世家》第339页所记基本相同。时间为怀王十八年。
(三)、部分大事年表
     为了明了起见,可把《新序》屈原章中最有参考价值的部分,排个大事年表。
·楚怀王十四年(前315年)或更早,在“楚与齐从亲”期间屈原首次使齐。——“屈原为楚东使于齐,以结强党。”。
·楚怀王十五年,张仪首次使楚,离间怀王与屈原至使“王怒而疏屈平”。——“秦国患之,使张仪之楚,货楚贵臣上官大夫靳尚之属,上及令尹子兰,司马子椒;内赂夫人郑袖,共谮屈原。……”
·楚怀王十六年(即秦惠王十二年)“张仪相楚”。——“张仪因使楚绝齐,许谢地六百里,怀王信左右之奸谋,听张仪之邪说,遂绝强齐之大辅”。
·楚怀王十七年,“楚既绝齐,而秦欺以六里。怀王大怒,举兵伐秦,大战者数,秦兵大败楚师,斩首数万级。”
·楚怀王十八年:
屈原二次使齐(或十七年底?)。——“是时怀王悔不用屈原之策,以至于此,于是复用屈原。屈原使齐”。
张仪第三次使楚——“秦使人愿以汉中地谢怀王,不听,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曰:‘以一仪而易汉中地,何爱仪!’请行,遂至楚,楚囚之。上官大夫之属共言之王,王归之。”
“屈原使齐,还,闻张仪已去,大为王言张仪之罪。怀王使人追之,不及。”
·楚怀王后期——“屈原遂放于外,乃作《离骚》”。

四、《新序》“屈原章”的可信性

     刘向《新序》搜集了先秦至汉初的大量史事、传说和寓言,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但是其中有些记录,对人物、事件作了艺术加工,与历史事实有很大出入,具有文学色彩。如《杂事篇》广为流传的“叶公好龙”,寓言中的“龙”根本就不存在,何以言真?
     具体到《节士》屈原章所记,大多与《史记》吻合。问题是它所记的,“屈原两次使齐”和“张仪三次至楚”,这些“独家信息”是否可信?
从情理上讲,自怀王信用屈原,到“齐人伐燕”之前,这段“楚与齐从亲”期间,“屈原为楚东使于齐,以结强党”,完全是情理中的事。如果屈原和齐国没有这一层关系,“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为什么不派别人,非得把他召回“使于齐”呢?
从“国际局势”看,前314年(怀王十五年)“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孟子·梁惠王下》]此时“战国形势”的焦点是:天下诸侯“反齐救燕”。[见《史记?燕世家》“孟轲谓齐王”;《战国策?赵三》“齐破燕,赵欲存之”;《战国策?魏一》“楚许魏六城,与之伐齐而存燕”。]
     怀王要“伐齐而存燕”,屈原主“联齐抗秦”。秦国有可能利用这个君臣意见相左的机会,派“张仪之楚,货楚贵臣……共谮屈原。”
    总的看来,“屈原为楚东使于齐,以结强党。秦国患之,使张仪之楚”之记,有一定的可信性。目前虽然难以确认为信史,但是,也还没有人能确证其伪。故《新序》此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补《史记》之不足。
    若是未经仔细研究,就认定《新序·节士》屈原篇“所述史料价值太差,不足为据。”那就可惜了这一篇珍贵的资料了。

参考文献:
[1]《史记》M岳麓书社 1988年10月
[2]洪兴祖《楚辞补注》(M)中华书局1983年3月版。
[3]何建章《白话战国策》(M)岳麓书社1992年3月
[4]田耕滋〈屈原被疏原因探幽〉[J]《文学遗产》2005年第4期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