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三论中华古代文论研究的…
释“诗言志”——兼论中…
释“伫中区以玄览”
释“还民”
最新热门    
 
释“爻”

时间:2009-8-8 16:58:47  来源:不详
其下为数字六。金文形体则是在上面甲骨文(2)形的基础上增添了下方的“子”。《说文》:“敩,觉悟也。学,篆文敩省。”“学”的甲骨文异体表现的其实就是其中数字“五、六”的多寡情况,字形中双手在上的位置则说明几个数字是由下而上排列的,双手表示正要记录最上的那个数字。“学”的甲骨文形体所记录的数字八卦转换成符号八卦则为:(1)为“五六”,即B ,二画艮卦。(2)为“五五六”,即三画巽卦。(3)为“五五”(“爻”的甲骨文形体),即=,二画乾卦。(4)为“六”,即阴爻--,此形只记录了数字占卜中的一个过程,完整的二画单卦或三画单卦尚未完成。“学”的甲骨文字形义为学习包括数字占卜在内的八卦之事,金文增添“子”,表明这种学习从小孩即应学起。

教,甲骨文作(1)“”或(2)“”。《说文》:“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说文》列出的“教”的两个古文形体,为“教”的上引两个甲骨文形体梢加变化而成。“教”属会意字,右方的手执棒状表示驱使义,其中的数字八卦(“爻”)为“五五”。(1)的形体义为驱使(别人)学八卦之事,即“教”一词的本义,(2)的形体义为驱使小孩学八卦之事。

《说文》:“ 二爻也。”据字形,为两个二画单卦并列状。此形体反映了占得两卦然后合占的情况。而两卦合占,在原始二画单卦时即有之,如同“”形所示。两个二画单卦叠成一个四画重卦为其后之事。

《说文》:“,通也。从爻疋,疋亦声。”许慎认为“”首先是个会意字。字形中的“疋”,《说文》:“疋,足也。”而甲骨文中和“足”的形、义均相近的“止”(字形为足状),在甲骨文的会意字中表示运动义⑩。由于“爻”是用占卦方式来探询神旨,而神居于天上,其原型为雷神,所以“”的字形中的“疋”表示向天上的运动,整个字形义为用“爻”来沟通占卦人和上天之间的关系。 

[附  注]

 

①参见张政烺《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

②拙著《雷神崇拜——中国文化源头探索》,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③拙著《汉语言的起源》,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25-235页“释‘乾’、‘坤’”一节。

④本文采用王力的上古音构拟,见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⑤同②,第71页。

⑥同②,第72页。

⑦同②,第57页。

⑧同②,第39页。

⑨同③,第234页。

⑩同②,第73-75页,有关汉字形体表现的天人关系中的“上下方向的垂直运动”一节。 

(五)爻和卦的关系 

甲骨文有“爻”而无“卦”字,且“爻”为记录数字卦的象形字,而“卦”为形声字,由此可以推断“爻”这个词比“卦”先出。先民从图画的“雨”状中归纳出雨在天上和在天下的两种状态,即原始二画单卦中的“震、艮”两卦。该两卦产生后即命之为“爻”,因为两卦描摹了有关“雨”的状态。作为符号卦的“震、艮”的功用,当为雷神崇拜求雨时巫术性质的画符之用,即模拟“雷-雨”状而和雷神沟通,祈求雷神的出现和降临。

由于原始的二画卦共有四卦,这样便有了选择的可能性以及选择的操作程序。数卜有其自身的起源,而用数字来确定某个二画单卦,则是原始画符和数字占卜的结合。无论是二画单卦、四画重卦还是三画单卦、六画重卦,其中只有阳爻和阴爻两种基本构件,而数卜10以内数字则为从1到9,对应的结果则是单数为阳爻,双数为阴爻。从数字卦所含数字的演变角度来看,各阶段所用数字不尽相同,比如新石器时代晚期淞泽文化遗物上为从1到6的数字,其后为从1到8(因1、2、3、4这几个数字的甲骨文容易混淆,所以只留下1而省去2、3、4),其后又增添9,而《周易》占法则用6、7、8、9。数列1至9之首为1,以单数1配阳爻,说明表示天的一长横(阳爻)在最初画“震、艮”两卦的时候先画出,也就是说,一长横的“天”先用来确定方位,构成“雨”的参照系。两短横表示“雨”状则在“天”的位置确定后,再在其上或其下画出。

用数字占卜法选择某卦以后,便有了凶吉之类的解说。然而得到某一卦后,或许并不符合心愿,于是进行第二次的数卜。结果有了两卦,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解说。从独立的两卦中又演变出两卦相叠的重卦。《周易》六十四卦中每个重卦各包含两个单卦,从《左传》把居下者称为“贞”卦,居上者称为“悔”卦来看,可知早期将先占得的一单卦称为“贞”卦,却又不满意,有所追悔,所以将再占的第二个单卦称为“悔”卦(今日下棋中的“悔棋”的“悔”义同此)。后来两单卦重叠,且将初卦置于下,第二卦置于上。重卦以后,其内部构造为两个单卦,解说时则以两单卦的卦象因其上下关系构成的语义去把握。

六画重卦共有六十四卦,每卦皆有其名(如《周易》六十四卦的卦名所示)。其中除8个为同卦相重后仍袭用原单卦之名外,其余56个皆异卦相重。异卦相重后的卦名,当为两单卦卦象根据上下两卦的相对位置会意而成。有关六十四卦中这56卦卦名的命名之由,当作另文详细讨论,此处不赘。不过有一点需指出的是,先有卦名(命名动机是为了区别不同的卦形),后有卦辞、爻辞,而不是卦名是从卦爻辞文义中归纳出来的结果。

另外,殷商数字卦中六个数字比四个数字的卦多见,这表明早期虽然以四个数字的卦为原始二画单卦的重叠形式,但到了殷商时代,由三画单卦重叠而来的六画重卦已占主流。

从前面的论述中可知,八卦在其初始时称为“爻”,为什么后来又称为“卦”呢?“卦”的命名本身表明八卦卦形曾有和甲骨占卜相连的演变阶段⑨。《尚书·洪范》中记载了五种卜兆“雨、霁、蒙、驿、克”,前四种均和气象有关,尤其是前两种“雨、霁”,正透露出甲骨占卜的原始目的。所谓兆象为“雨、霁”等,其实是占卜人希冀自然界能发生这样的事。这和雷神燎祭的目的是一致的。“卦”的形符从“卜”,表明“卦”词产生时曾服务于龟卜,尤其是服务于甲骨占卜的原始目的即求雨、止雨之类。八卦卦形和甲骨占卜相结合的操作过程可重构为:先观察灼龟后的兆象,再和八卦中某一相似的卦形进行匹配,进而依据其卦名和卦形义来推定先前龟卜的兆象意义所在。从甲骨的钻灼技术来看,显然甲骨占卜晚于八卦占卜。而甲骨之所以可依据兆象来占卜,是因为之前早已有爻画和其意义认同的大量实践。不过,八卦和甲骨占卜结合以后又各自分离,而甲骨占卜周代以后逐渐衰落,而八卦占卜经由卦爻辞的发展得以继续延存。

我们再来看一下八卦的卦序问题。《周易·说卦传》在论述八卦卦象时,其中八卦的卦序有三种,以卦首而言,即“雷以动之”的“震”、“帝出乎震”的“震”和“乾,健也”的“乾”。其中卦首两处为“震”,一处为“乾”,当为存古之处。又《周礼·春官·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连山》以“艮”卦为首,盛行于夏代,《归藏》以“坤”卦为首,盛行于商代,而《周易》(包括帛书《周易》)以“乾”卦为首,因其中卦爻辞最后定型于西周初年而命名。综合《说卦传》中三种八卦卦序的卦首和《三易》的卦首加以考察,不难看出,其中“震、乾、艮、坤”正是四个原始二画单卦。而“震”者,为原始雷神崇拜的直接表述。“乾”者,因雷神居于天上。至于《连山》(所谓《连山》,在卦首“艮”卦已为重卦而得名)的“艮”,其卦形为下雨状,正道出祈求雷神下雨的原始目的。而“坤”者,从卦形上看,亦和雨状相似。选择“震、乾、艮、坤”这四个原始二画单卦之一为卦首,是由于此四卦为八卦的早期构成层面。而《说卦传》首先列出的八卦卦序以“震”为卦首,《三易》中时间居前的《连山》以“艮”为卦首,一方面因为“震、艮”两卦在发生学意义上是最初的两卦,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在雷神燎祭文化中产生了“乾”一词以后,“乾”卦在卦首竞争中成了主流的这一历时演变方向。 

(六)和“爻”相关的几个字的考释 

学,甲骨文形体较多,如(1)“”、(2)上为两手,其下为数字五五六相叠、(3)上为两手,其下为数字五五相叠、(4)上为两手,其下为数字六。金文形体则是在上面甲骨文(2)形的基础上增添了下方的“子”。《说文》:“敩,觉悟也。学,篆文敩省。”“学”的甲骨文异体表现的其实就是其中数字“五、六”的多寡情况,字形中双手在上的位置则说明几个数字是由下而上排列的,双手表示正要记录最上的那个数字。“学”的甲骨文形体所记录的数字八卦转换成符号八卦则为:(1)为“五六”,即B ,二画艮卦。(2)为“五五六”,即三画巽卦。(3)为“五五”(“爻”的甲骨文形体),即=,二画乾卦。(4)为“六”,即阴爻--,此形只记录了数字占卜中的一个过程,完整的二画单卦或三画单卦尚未完成。“学”的甲骨文字形义为学习包括数字占卜在内的八卦之事,金文增添“子”,表明这种学习从小孩即应学起。

教,甲骨文作(1)“”或(2)“”。《说文》:“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说文》列出的“教”的两个古文形体,为“教”的上引两个甲骨文形体梢加变化而成。“教”属会意字,右方的手执棒状表示驱使义,其中的数字八卦(“爻”)为“五五”。(1)的形体义为驱使(别人)学八卦之事,即“教”一词的本义,(2)的形体义为驱使小孩学八卦之事。

《说文》:“ 二爻也。”据字形,为两个二画单卦并列状。此形体反映了占得两卦然后合占的情况。而两卦合占,在原始二画单卦时即有之,如同“”形所示。两个二画单卦叠成一个四画重卦为其后之事。

《说文》:“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