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浅析王维山水诗歌的意境…
逻辑学在诗歌创作及教学…
唤醒诗教  训蒙养正——…
杜甫、孟浩然诗歌风格的…
“盛世之情感,乱世之理…
文化:中国诗歌史的大视…
我国古代诗歌风格论中的…
中国古典诗歌文艺批评中…
古代文学论文《文化:中…
略论“永嘉四灵”诗歌积…
最新热门    
 
沈炼诗歌中的“剑”意象

时间:2009-10-8 18:58:37  来源:不详
其思想感情的象征。这一意象的大量使用使其诗歌获得一种凌厉的气势。故茅坤《青霞集序》评曰:“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青霞集》卷首) 
   
  2、侠客行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侠客是文人经常描写的形象。唐代诗歌中以《侠客行》为题者颇多,尤以李白的作品为著。他所解读的侠客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的豪侠。沈青霞理解的侠客与之相似,但多了忠君报国的特点。《侠客行》:“从来好游侠,宝剑不曾离。白马驰长道,黄金报所知。风流倾斗酒,调笑折花枝。唯有燕云念,平生未肯移。”(卷六) 


  同时沈青霞更强调侠客不依从权贵的独立品格,在卷六的同题作品中他写道:“北里新名侠,门多隐者车。问人寻宝剑,留客注丹书。七贵空闻姓,三公欲造庐。宁甘布衣老,不肯曳长裾。”与其时代特征相联系,则作品借助侠客形象所表达的是文人的高洁品质,宝剑时刻不离身则与屈原“带长铗之陆离”(屈原《涉江》)有着相同的意义。“风流倾斗酒,调笑折花枝”等内容则是沈青霞疏放性格的体现,同时也与晚明士风的大背景有密切关系。 
   
  3、伤歌行 
   
  抚剑思用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题材,《战国策》曾记载孟尝君的门客冯谖倚柱弹剑,歌“长铗归来”的故事。之后如王昌龄、李白、杨万里、苏轼等均曾在诗中予以运用。 
  沈青霞《伤歌行》云:“淡淡浮云生,飒飒秋风来。客子坐愁思,抱剑久徘徊。中朝授官爵,本以恤民灾。时俗竞繁华,弃置不复怀。朝游过上苑,夕宴登高台。弦歌满堂下,旨酒盈樽罍。富贵岂不乐,贫贱多渴饥。以言推所欲,均半育群黎。”(卷五)耿介文人遭遇仕途坎坷的哀伤可以说是古代文学作品的主导感情,而这种感情的抒发也常如冯谖一样,借“剑”来表达。《青霞集》卷五有《咏怀》三十首,其八云:“始吾七龄时,宴息思天道。精虑入窈冥,玄夜漫浩浩。因念死生情,划焉动中懆。人生既有终,神仙讵私好。所期访真诀,炼药驻玉貌。焉知五十秋,未得展怀抱。弹剑将远游,沉忧彻苍昊。”其十八云:“越客逰燕赵,岁久若故乡。被服多毡裘,挟弹戎马行。颦眉忧国难,挥涕悲民殃。有酒非不饮,所适非豆觞。展书自低回,抚剑多慨慷。终焉奋羽翼,六合为鹰扬。”其二十三云:“人心包天地,私意安所容。区区营身术,咫尺生剑锋。方其拘挛时,一介不可通。忤心当路排,合意千里逢。一人未成仇,万千憎其风。譬如蒸沙粒,何由睹成功。”怀才不遇的忧伤、心系国难的愤懑与立志报国的慨慷都借用弹剑、抚剑等得到发泄。 
  沈青霞与剑的关系密不可分,朋友之间也常以剑为礼物相赠送。沈玄斋赠以剑,沈青霞以诗相酬,诗云:“宝剑相持赠,关河意气多。题书悬日月,开匣隐星河。学武心先壮,谈边色未和。因君奉韬略,扬臂愿麾戈。”(卷七《沈玄斋赠剑以诗酬之》)陈松山赠以剑,多年后犹牢记在怀。《把剑忆诸生陈松山》云:“陈生赠我剑,今复几春秋。眉目隔河陇,恩情在枕头。”(《青霞集》卷七)沈青霞送友人赴任,也以宝剑为赠,《送陈户曹赴南部》云:“年少异冯唐,风流汉省郎。金陵千里道,粉署几枝香。意气壶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