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浅谈黄小配近事小说的创…
台湾国学大师傅佩荣中原…
论黄土文学流派
最新热门    
 
论黄小配近事小说研究述要

时间:2010-5-26 11:22:22  来源:不详
其成就含糊其词,承认其有所成就,却又没有肯定地说其好在何处。但是,持这两种不同观点的研究者之间没有形成尖锐的对立阵营,也没有因为激烈的论争而形成公开对立的两个派别。
  出现这种状态,主要原因在于学术界对黄氏近事小说的研究没有充分展开,介绍性的东西当然不能形成学术气候;其次,各自都有自圆其说的条件,“因为小说家言,畸轻畸重之处,自然也就难免了”;再次,研究者多对黄氏所处的时代和思想表示理解,这是由于“属于时代的局限和作者思想方面的局限所造成的,与带着阶级偏见进行恶意的攻击和诽谤到底不同”,正因为这样。所以没有人严厉指责过黄氏的小说创作。

  五、黄小配近事小说与谴责小说及其他革命派小说之比较
  赵明政先生指出,谴责小说与黄氏近事小说有以下区别:第一、从思想内容和立意方面看,谴责小说“往往千篇一律地暴露官场伎俩,停留在指斥、嘲骂时弊之上”;黄氏的小说“没有停留在暴露谴责上面”,“有着明确的意图——推倒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实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想,在揭露中蕴含着积极的主题”。第二、从小说结构方面来看,谴责小说“采用平面横式结构”,“罗列奇闻怪状和官场丑闻,编成一组组互不连属的故事”;黄氏的小说“采用纵式结构”,“以一人遭际反映一个时期的社会生活进程,以一人的经历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始末”。第三、从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来看,谴责小说“缺少完整的典型塑造,往往是人物性格单一,形象单纯”;而黄氏的小说“比较注重刻画人物性格,所以人物性格有发展变化,人物形象还写得相当丰满”。
  与其他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小说相比,首先,一般革命派小说的思想“由作者直接说出来,而不是由小说的情节和场面自然流露出来的”;黄氏的思想“观点大都能渗透在生活画面的具体描绘之中”。其次,一般革命派的小说家“为了宣传‘新理想’,小说的故事和人物大率出于虚构,想象和幻想的成分比较多”;黄氏的小说“有意从历史和现实中选材”,“他揭露、抨击、谴责的,一律是晚清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风云人物……寄寓作者的革命思想”。
  黄氏的近事小说与谴责小说、其他革命派小说的不同,正是黄氏近事小说的一个突出特点。但是,研究者对此只是从个别篇、部小说出发去比较它们的异同,没有全面地从作家的出身、经历与生活的地域文化特点、社会思潮的变化、小说发行的载体、小说发表后的社会效应等方面对所有的作品进行全面的考察。因为上述提到的几个因素,都对黄氏近事小说形成个性风格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六、黄小配近事小说的价值与地位
  黄氏的近事小说有着独特的地域色彩及认识价值。颜廷亮先生就说:“近代岭南地区产生的最有影响的小说家有三位,即吴趼人、苏曼殊和黄世仲……吴趼人和苏曼殊都写过不少小说作品。然而,他们基本上都是在岭南以外的地方写作的;同时,吴趼人的小说创作始终和维新派联系在一起,苏曼殊的小说作品虽属于民主革命派作品而其基调并不怎么高。黄世仲……的小说作品均是在岭南地区写成的;他的所有小说又都是和民主革命派的政治紧相联系并具有很高的基调。如果从岭南小说史研究的角度看,他的地位应当说是高于吴趼人和苏曼殊的。加上他在报告文学、政论、谐文以至剧本等创作上的贡献,其在整个岭南文学史上的地位,恐是并无过之者的。这就是说,黄氏的小说在岭南地区创作,又反映岭南地区特色的风物,比单纯出生于岭南而其小说无岭南特色的吴趼人与苏曼殊,对岭南文化做出的贡献更大,意义更深远。因为黄氏的小说中最能反映岭南特色的就是数量占优的近事小说。谢永光先生也点出了其意义所在:“早期虽然涌现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