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论鲍照诗歌艺术风格的多…
最新热门    
 
论鲍照对乐府诗的贡献

时间:2010-7-13 10:44:49  来源:不详
论文关键词:鲍照 乐府诗 题材 五言 七言
  论文摘要:本文列举了鲍照多首诗歌以及其他诗人对他的评价,说明了鲍照对中国古代乐府诗的贡献。
  和南朝乐府民歌的生气勃勃形成鲜明对照,当时文人乐府诗却萎靡不振。作家作品虽不算少,但南朝前期大都是旧调重弹,内容很少有新意。当时虽也有一些杰出的诗人,如陶渊明、谢灵运等,但陶渊明专注于田园,未尝问津于乐府;谢灵运大力模山绘水,虽写乐府而未称当行。后期的梁陈时代,在宫体诗狂澜的波及下,文人乐府也伤于轻靡,格卑者更流于轻桃淫裘.汉魏风骨,丧失殆尽。连汉魏旧题,也被用来大写艳情。如汉(妇病行),本来主题富于社会意义,但到了“押客”江总笔下,竟成了一个“风流挟琴妇”的弄姿作态。当时虽有少数作家,如庚信“暮年诗赋”中的乐府,多写乡关之思及羁拘屈身之悲,吴均在他的《行路难》中,揭露贵族的奢华生活,寄寓兴亡之感,但终敌不过一时的风气。在当时致力于乐府而又成就卓著者,唯有鲍照。他高步驰骋于乐府诗坛,犹如“高鸿决汉,孤鹤破霜”,唱出了慷慨之音,雄浑之调。
  鲍照(公元?-466年)字明远,东海(今山东)人。家世和生平事迹流传下来的不多.梁代钟嵘己叹其  “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他原是北方世家.而在永嘉大乱之际南迁,终于沦为寒门的下层人土。他有强烈的人世进取精神,《南史》本传说他“尝渴义庆.未见知,欲贡诗言志。人止之日:‘郎位尚卑,不可轻件大王。’照勃然曰:‘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这段贡诗言志的记载,是他意欲有所作为的人生态度的极好证明。可是.在门阀取士的时代.尽管他才华卓越,只因出身微贱,最终还是遭到压抑。他最后仅做到临海王刘子项的参军,不久又在统治者的内证中被乱兵杀害,结束了悲剧性的一生。但是,正由于“家世贫贱”,使他能接触到比较广阔的社会生活,对统治集团的腐朽获得足够的认识,从而摆脱当时颓靡诗风的影响,成为南朝“乐府第一手”。
    鲍照乐府诗多数采用汉魏旧题.自出新意,集中地表达了下层人士的愤激不平。如《代贫贱苦愁行》:
  湮没虽死悲,贫苦既生剧。长叹至天晓,愁苦穷日夕。盛颜当少歇,翼发先老白。亲友四面绝,朋知断三益。空庭渐对萤,药怀愧过客。贫年忘日时,黯颜就人惜。俄项不相酬,悉妮面已赤。或以一金恨,便成百年隙。心为千条计,事未见一获。运纪津途塞,遂转死沟泣。以此穷百年,不如还宅穿。
    诗从各个角度,反复描绘贫残者的悲哀痛苦:他们年纪轻轻,却已愁得双鬓花白;和亲友断绝了往来,甚至见人就脸红耳赤,抬不起头;无论自己怎么挣扎求生,最终还是逃不脱转死沟恤的下场。末两句:“以此穷百年,不如还奄乡”,表示出极端愤慨。陈柞明说此诗“运语极拙,述情颇尽”.语言虽质朴无华,然却写得淋漓尽致。又如《代东武吟行》叙述一位下级军官的悲惨经历。他出生人死,百战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而在“肌力尽鞍甲”之后,仅因为是出身低贱的“寒乡士”,结果却被穷老遣归,陷人“刘葵蕾”、“牧鸡豚”的困境。西晋以后,随着汉俗曲的雅化.充溢着上层阶级的情趣,下层人物的形象在文人乐府中几乎绝迹。鲍照能以此种题材人诗,同当时诗坛盛行的缺乏真情实感诗风确是大异其趣的。
    尤为可贵的是,鲍照乐府诗蕴有强烈的批判现实精神。他不像西晋诗人那样拘泥于旧题的束缚,而是充分利用它来鞭挞黑暗的政治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