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三言”“二拍”中商人…
易经与事业(一)――天…
办风室风水的吸财之道及…
“大学之道”——《大学…
关于《忠信之道》的性质…
竹简《唐虞之道》“孝之…
帝国之道——简评史景迁…
登高壮观天地间
消费时代的学术之道——…
“中和”之道对促进世界…
最新热门    
 
观天之道 执天之行

时间:2010-9-10 11:40:31  来源:不详
论文关键词:观天之道  执天之行  观天之道在致中  
  论文摘要:一阴一阳曰道,阴阳相推曰行。 天之道,天心也;天之行,无为也。观天之道在致中,执天之行在致和。观天之道而存其诚,执天之行而自强不息。
  《黄帝阴符经》开篇首句:“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下面从“天之道”“天之行” “观” “执”“尽”这五个方面试着作浅读。
  首字“观”,《说文》中说:“观,谛视也。”谛视就是仔细、详细地察看、审察之意。易经观卦与临卦彼此是“综”卦,都有察看之意,但临是由上往下看,而观是由下往上看。《杂卦传》解释:“临观之义,或与或求。”
  唐.张果:“观自然之道,无所观也。不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心深微而无所见,故能照自然之性。
  清.刘一明注:“何谓观,格物致知之为观,极深研几之为观,心知神会之为观,回光返照之为观,不隐不聃之为观。”
  为何只言“观天之道”?而不言观天地之道呢?  
  宋.朱子是这样说的:“道分而为天地,天地分而为万物。万物之中,人为最灵,本与天地同体,然人所受于天地,有纯杂不同,故必见天之道,执天之行,则道在我矣。言天而不言地者,地在其中矣。”
  诸家对“道”的一些描述:
  《朱子语类》:“《阴符经》所谓自然之道,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变化顺矣。”
  《道德经》二十五章描述道:“有物混成,先于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道德经》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易.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宋.夏元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宋.朱熹说:“所以循环者乃道也。” 
  天之道
  地球随太阳转,月球随地球转,地球和月球共同随太阳转。
  太阳是恒星是大中位继明不息,是中心,其数为一。

  地球行星是小中位,,绕太阳运行,居太阳与月球之中,其数为二,具双重性,既是内也是外:是月球的中心为内;同时又是太阳的周行体为外。
  月球卫星是纯周行体,是外,其小中心是地球,其大中心是太阳,其数为三。 
  “在天星象,北辰居其天中,寂然不动而众星拱之随斗标,昼夜旋转周天,此天向一中分造化也。”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观天之道
   “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易.系辞》:“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易.系辞》:“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返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