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试论言外行为理论关照下的王夫人性格分析——以《红楼梦》第三章两译本对比为视角 |
 |
时间:2011-04-26 14:58:48 来源:不详
|
|
|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 王夫人[注: 王夫人是曹雪芹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贾政之妻,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之妹。她虽是贾家的二儿媳,也不太说话,但深得贾母的信任,是贾府的实权派。]性格 《红楼梦》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一个重要语言学理论,可以指导我们分析不同语境中各种语言的言外之意,更有助于读者理解文学作品。霍克斯和杨宪益夫妇是翻译《红楼梦》的最杰出的两个代表,他们的译作也被很多学者研究过。本文拟从言语行为理论的一个分支—言外行为理论进行赏析第三章对王夫人这个角色的刻画。该研究发现,通过言外行为理论分析,杨译和霍译互有优劣,各有长短。我们可以借此方法赏析对比各种文学作品的译文以及同一作品中不同人物[注: 何永安[香港富商]-何永安,男,香港富商,前亚姐曹央云丈夫。拥有多间上市公司的富商何永安,高峰期身家曾达3亿美元,后来经营不善负债累累致身家缩水。]形象。 1引言 《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注: 文学史,是研究文学发展历史的科学,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同属文艺学的范畴。-wenxueshi]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注: 影响(之一)yǐngxiǎng【work in concert with;support by coordinated action】∶呼应;策应内外影响,同恶相成。],英国汉学[注: 释义 (西文Sinology/Chinese Studies)指国外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工艺科技等各种学问的综合性学科。]家戴维·霍克斯和杨宪益夫妇分别作了翻译。该书最典型的章节为第三章,生动饱满,自成一体。本文所选研究对象是王夫人,她作为贾家的幕后主[注: 刘禅-刘禅(shàn)(207-271),字公嗣,小名阿斗。即蜀汉后主,刘备的长子。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任皇帝,公元223-263年在位。]角,很多地方值得深入挖掘。要对她做深刻透彻的了解不能只关注其表面的语言动作,还要看她的言外之意。而要正确把握言外之意,言语行为理论中的[注: 词语含义 1.指箭射中靶心。《韩非子·用人》:“发矢中的,赏罚当符。”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言中理准,譬射侯中的。]言外行为理论是一重要而又恰当的切入点。把握人物的身份角色、性格等各方面才能真正把文章翻译好,言外行为理论正好提供了这种理论支持。因此,本文以第三章为例,在言外行为理论基础上分析两个译者的翻译进行赏析。 2言外行为理论 言外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中的一部分。奥斯汀认为人们在说话的同时实施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注: 后行 拼音: 解释: 后进行;以后进行。-houxing]为。(P8249-252,胡壮麟,2001,7)美国语言学家塞尔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将言外行为分成五大类:表达类、阐述类、指令类、承诺[1] [2] [3] 下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