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向若虚:知识分子出了什…
王若:新发现罗振玉早期…
诗化时空的绝唱  —张若…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
最新热门    
 
王若虚对陶渊明的个性解读

时间:2011-11-28 21:13:33  来源:不详
之真的二者统一。他赞扬《归去来辞》“本是一篇真率文字”,认为白居易的作品出乎真情:“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满,殆与元气相侔。至长韵大篇,动辄数百千言,而顺适惬当,句句如一,无争张牵强之态。” “公诗虽涉浅易,是大才,殆与元气相侔。”《论诗四绝句》之三又云:“妙理宜人入肺肝,麻姑搔痒岂胜便。世间笔墨成何事,此老胸中具一天。”,在王若虚看来,白居易的诗篇之所以不朽,就在于“情致曲尽”,“妙理宜人”,“殆与元气相侔”,而“无争张牵强之态”。对陶、白二人作品的评述还侧重于诗人性情的真。
         从技法论上讲,王若虚“诗学白乐天”他在《高思诚咏白堂记》一文中称“乐天之诗,坦白平易,直以写自然之趣,合乎天造,厌乎人意,而不为奇诡以骇末俗之耳目。”将之视为最理想的艺术范型。白居易一生爱极陶诗,他的诗歌中“明显有陶渊明印迹的至少有150首”,“其受陶影响作品在唐代诗人中数量最多”。他“坦白平易”的诗风显然深受陶诗的润泽,张戒在《岁寒学堂诗话》言:“元、白、张藉诗,皆自陶、阮出。”就点明了陶白之间的师承渊源。因此,王若虚虽未过多强调陶渊明的师范意义,但从风格因袭的链条中看,陶渊明仍然在诗歌传统中影响、指导着诗人创作理念。 
参考文献
【1】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卷四十三,四部丛刊本。 
【2】仇兆鳌[注: 明崇祯十一年戊寅(1638年)。诞于浙江鄞县(今宁波鄞州区)。]《杜诗详注》卷七,中华书局1979年版。
【3】见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50页。
【4】《滹南诗话》卷一,丁福保[注: 丁福保,(1874~1952)近代藏书家、书目专家。字仲祜,号畴居士,一号济阳破衲。江苏无锡人,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肄业于江阴南菁书院,次年考取季才,后随华蘅芳学数学,编撰了《算学书目提要》。]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11页。
【5】同上,卷三。
【6】《遗山文集》卷十九《内翰王公墓表》,《中国文学批评资料汇编》(5),台湾成文出版社民国六十八年版,第167页。
【7】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184页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