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纪实摄影:千年古镇云南…
最新热门    
 
临涣古镇的茶事与人生

时间:2009-9-8 17:39:24  来源:不详
若走在时代的旧梦中,让你体会什么叫时光流转,什么叫历史永恒。
    也许这里是惟一不以古老和残破昭示兴衰的地方。
    凌晨5点,当晨曦的薄雾混和着这些旧舍的房前大灶上沸腾的水气,在整条街上弥漫的时候,亲切安详的人间烟火和生生不息的生命繁荣,让这些古旧的房舍变得像老祖母一样慈爱温暖。这里就是临涣人最喜爱、最舒心、最惬意的老茶馆。
    临涣的老茶馆现存16家,在南阁街和临浍街交汇的路口,比较集中的聚集着五六家,著名的江淮茶馆、蓝田茶馆、怡心茶楼、南阁茶楼等都在这里,每家茶馆的历史均在百年以上,每一家茶馆都见证着历史。
    一些老茶馆依家室而设,门面简陋陈朴,室内更没有什么典雅的陈设。黑乎乎的土墙,旧乎乎的茶具,经年被无数温暖的身体磨得光溜水滑的桌凳,虽然有的桌面凳腿也残缺不全,却不失温馨亲切。即便条件如此不堪,逢集赶街时,各茶馆均人如潮涌,创造过日接纳6000多茶客的记录,即便在平常的日子,茶客也在2000人左右,这实在令我惊讶万分。
    临涣人喝棒棒茶。临涣人的喝茶的积习始于明代,幽幽茶香飘了600年。而临涣本地并非茶乡,乃至濉溪全境,都不产茶,何以当地人有喝茶的嗜好,且绵延了600年不绝?据说,这与棒棒茶的特殊功效以及离此地不远的安徽名茶“六安瓜片”之乡——六安有关。
    六安在临涣南不足两百里,六安瓜片的制作就是剔除茶梗,只取叶片,状如瓜籽,名曰“瓜片”,而分离出来的茎、梗和粗老叶炒制的针把子则作为副产品处理。棒棒茶的主要原料,就是来自六安的茶叶枝梗。但如果细细追索,六安瓜片的问世,大约在1905年前后,而据《通志载记》,临涣茶馆始于明代,在六安瓜片问世以前,临涣人怎样喝茶,喝的是否也是以棒为茶的“棒棒茶”,就不得而知了。
    棒棒茶是一种简单朴素的茶,有梗无叶。这些茶梗有青红之分,红茶梗如农作物的细小秸杆,有的呈褐色,有的显暗红,或许还有几根黑色枝梗掺杂其间,平平淡淡,没有炒工,没有造型,纯枝纯梗,比不得龙井、碧螺春的形状和色泽,更比不得大红袍与铁观音的华贵。这种茶梗泡出来的茶汤透亮红艳,似红酒,又如米醋。另一种茶梗色老青,枝杆略长,冲泡出来的茶汤要清淡一些。两种茶梗均形粗样糙,但茶汤清亮可人,滚水入杯,薄雾迷蒙,茶香弥漫,阵阵清香吸引着镇里镇外的众多茶客前来品尝。据说常饮这种茶,“春生津、夏消暑、秋提神、冬生暖”,功效奇特。


    棒棒茶属于市井,属于百姓,平民气质浓厚。不仅其茶梗粗糙,所用茶具也十分朴拙,没有宜兴紫砂的细腻高档,不讲究用“三口”成“品”的小巧口杯,所用茶壶几乎全是略显笨重厚实的粗釉的陶壶,外观多呈深黄色,也有少数的几把蓝色、白色的粗釉壶插在茶桌上那成排成行的黄壶间,不太一致,却又别具一格,似恬淡安然的百姓家风。
    这里还有一种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在这里喝茶的人不是几个人共叫一壶茶,各自用自己的小杯喝,而是一个人叫一壶茶,然后拿上一个瓷杯,自酌自饮。茶价更是低廉,多为三毛钱一壶,五毛钱一壶的,算是贵的了。一壶棒棒茶可以随心随意地喝到任何时辰,一壶水喝干,自有茶老板续上,加水不加钱。只要你有时间,只要你愿意,可以从早喝到晚,由亮喝到黑,尽情享用。
    俗语云:“三分茶七分水”,水为茶之母。棒棒茶香,归于临涣水美。临涣古镇有四大名泉,分别为回龙泉、金珠泉、饮马泉和龙须泉。四泉水沿浍河呈问号状排开,最著名的要数回龙泉。回龙泉位于古镇的东南角,是在两千多年前修建古镇城墙的时候被发现的。一位姓董的老人说:“我住的地方,就是当年‘回龙泉’所在地。河水自西向东流淌,到这地方总要打个漩,回流约50米才向东流去。”老人深吸一口烟,接着说:“你不知道这水多清甜香冽,如果拉肚子,或是胃里不舒服,只要喝上这里的一碗水,立马见效。”言语里充满自豪。老人此言不虚,据记载,回龙泉水“通地脉,汇千渊,泊泊流淌,千年不竭,渊源流长,堆杯不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