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知识分子就是要“精神至…
[冯骥才]文化遗产日的意…
冯骥才感叹自己是个失败…
最新热门    
 
冯骥才:呵护文化生命是我们的责任

时间:2009-9-8 17:39:51  来源:不详
冯骥才:呵护文化生命是我们的责任本报记者 王舒怀  

  朱仙镇年画  本报记者(以下简称“记”):保护“非遗”的主要意义是否在于保护我们民族文化的个性?

  冯骥才(以下简称“冯”):对于我们自己来说,保护“非遗”就是保护民族文化的个性。但对于全世界来讲,这又意味着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整个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时期。在这种转型中,人类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遗产观,人们开始意识到,前一阶段的文明史留下了一种人类共有的或者某一地区人类共有的精神遗产,这就是文化遗产。这种遗产观的产生是一种很了不起的自觉。这也正是全世界都在高喊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因。

  记:有这样一种说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DNA,这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比喻。但如果我们将文化看作一种生态的话,这其中是不是也存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逻辑?

  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一种必然规律。农耕文明及其相应文化形态的消亡是一种正常死亡,但我们不能因此将其完全抛弃和忘记。就好比我们的爷爷奶奶可以逝去,但我们不能连他们的照片都一起扔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毕竟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其中包含着我们的历史、我们的记忆、我们的见证、我们的情感、我们的个性和审美。如果这些都消亡掉了,我们也就一无所有了。

  此外,与西方那种渐进式的发展不同,在过去一个世纪中,中国社会是从原先的农耕文明突然进入现代工业文明的,这是一种突然的、无准备的、伴随着麻木和茫然的转型。所以,文化在中国的“物竞天择”并不是一个渐进式的、线性的、自然的过程,而是一种扫荡性的、破坏性的转换。这就更要求我们以审慎和负责的态度,对原有的文化成果进行检视、清点和保护。

  记:那么,我们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是将其作为一种历史记忆放进博物馆去?还是努力使它们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冯:让它们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这不太现实。但可以以另外一种方式保留下来。比方说日本传统的歌舞伎,现在已经变成一种很高雅的、登堂入室的艺术。

  民间文化首先是一种生活的文化,要随生活发生变化。这两年,天津的年货市场出现了一种比手指甲大不了多少的小“福”字,是用来贴在电脑上的。这不也是与时俱进吗?天津杨柳青现在出一些巴掌大的小年画,适合贴在现代家具上,以满足现代人迎祥、避邪的情感需要。所以说,民间文化也是一种心灵的文化。只要与其相连的情感还在,特定的文化形态就会保留下来,就会有人去发展它。

  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注定要离开生活的,因为生活已经发生了变化。比方说中国有两种带有民间原始宗教特色的舞蹈,北方的“萨满”和南方的“傩”,都是用于驱鬼逐疫、除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