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写吧 >> 合同范文 >> 正文
自然灾害、制度缺失与传…
最新热门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时间:2009-8-9 2:56:04  来源:不详
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工作。具体见图示。
紧急预警程序示意图

 
5.4  实时监测系统
山洪监测系统由县、镇、村分级组网,自动遥测与人工测报相结合。
主要监测内容:降雨情况,水库、河道水位,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等信息。小章村和岩潭村分别落实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员。
当接到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预报时,各级指挥机构应引起重视,村级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要及时布置各村监测人员上岗。为及时掌握各种信息,预案规定各村级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组长、各村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员为突发性暴雨、山洪报讯责任人。各报讯责任人要及时报告,即做到第一时间、第一地点、第一人向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必要时可向镇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所报告或直接向县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报告。考虑到短历时局部暴雨具有突发性和局部性,还需发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山洪监测工作,做到一有情况,便能及时掌握。
5.5 山洪预警信号
预警信号为电视、电话、传真、手机、短信等。县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在接到暴雨天气预报及雨情、水情信息后,按照有关程序,通过电视台、传真、电话、短信等方式通知镇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所,再由镇通知村,村级相关人立即用预定的报警信号通知各村各户。
各村除上述手段外,再增加铜锣、高音喇叭、警报器等手段。当村级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组长下达发布预警命令后,由各村信息员发出警报信号。
Ⅱ级预警:用警报器或间断性地敲击铜锣或用高音喇叭人工播音,向村民发出长鸣10秒,停顿10秒, 反复三次为一周期的撤离信号,表示达到Ⅱ级预警标准,危险区的人员必须立即按预定路线有序地转移至安全地区,警戒区内的人员提高警惕,做好撤离准备。
Ⅰ级预警时:用警报器或持续急促敲击铜锣或用高音喇叭连续发出警告,向村民发出长鸣30秒,停顿5秒, 反复三次为一周期的撤离信号,表示险情已出现。警戒区内的人员必须立即按预定路线有秩序的转移到安全区域。
5.6  山洪预警信息处置程序
一、在收到县、镇信息后的处理
Ⅲ级预警:将信息及时通知到村级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全体成员,村级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全体成员上岗;预警员加强雨量、水位观测,做好预警信号发布准备;通知危险区内所有人员做好准备准备。
Ⅱ级预警:组长宣布启动预案;预警员发布危险区人员转移信号;副组长负责危险区人员转移工作;应急抢险队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做好警戒区人员转移准备工作。
Ⅰ级预警:预警员发布警戒区人员转移信号;副组长实施警戒区人员转移工作;应急抢险队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做好转移群众的安置工作。
二、与县、镇有关部门信息中断后的处理
根据降雨量、水位情况由村级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指导员发布命令,各村自行启动预案,责任人到岗到位,应急转移队伍进入抢险救灾,做好群众转移安置工作。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启动和执行流程图
 

 6  转移方案
6.1 人员转移原则
转移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的原则,以集体、有组织转移为主。转移命令的人员可采取强制转移措施。
转移安置路线的确定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则,要求根据需要撤离的人数,确定撤离道路宽度满足撤离的要求;避开跨河、临河或易滑坡等地带,确保不发生滑坡、坍塌、积水、泥泞、障碍物阻挡等不安全因素。
安置点应安全可靠,在暴雨或大暴雨情况下,不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害;在保证所有避洪人员安全的同时,基本保证各项临时的生活所需。
当发生险情且各转移队与上级失去联系,应该独立和果断地应付突发事件。
6.2 人员避洪避险梯度转移方案
(一)、一级转移
一级转移对象原则上是危险区域的人员。一般汛情或险情受到生命安全威胁的人员,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山塘水库下游、一般洪水风险线以内受淹的危险区人员安排转移。
(二)、二级转移
二级转移对象原则上是在警戒区域内的人员。随着汛情或险情的发展,使得这一区域内的人员安全威胁增大,有必要做出撤离或转移的人员。如处于临时工棚、危房、大洪水风险线以内的人员,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和病险山塘水库下游的人员需转移至安全地点。有出现泥石流、山洪可能地区的人员密切注意情况变化,并做好紧急转移准备。
6.3 人员转移方案
6.3.1小章村人员转移方案
小章村人员转移表
风险区 转移户主 转移人员数 转移路线 安置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