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郭于华:试论民俗学的社…
试论中国帝王文学
唐代贬官制度与不平之鸣…
试论古史辨运动兴起的思…
抱利器而无所施——试论…
试论古代汉语中的“谓语…
试论“战国策派”的文化…
古代文学论文《试论中国…
试论《恒先》的“自生”
最新热门    
 
试论刘勰“通变”与叶燮“正变”的可比性

时间:2009-8-8 16:35:59  来源:不详
以形象的思维方式,整体地把握对象。它反对肢解,特别注重批评者在作品中的独特发挥与感悟。从钟嵘的《诗品》开始,传统诗学便把人物品评与艺术评品引入文学批评,开创了以评品为主要形式的诗学表述方式。后来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严羽《沧浪诗话》、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一路走来,以形象说诗,传达了批评者对诗词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代表中国诗学精华的一些学说,如钟嵘的“滋味说”,司空图的“韵味说”,王国维的“意境说”等,以及其它传统的美学范畴,如“风骨”、“神似”、“韵”、“味”等等都体现了批评中的感受与体验,注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整体地把握艺术特征与风貌。对诗人的评价,如“子美不能为太白之漂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沧浪诗话,诗评》)“谢如芙蓉出水,颜如错采镂金”(溻惠休)等也表现了这一特征。这种重直观性、趣味性、创造性与诗歌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它往往能击中要害,充满灵性,能启发读者,但弱点是情感有余而理性不足,对一些问题点到为止,很少做出进一步的追问。表达的方式也似无数的碎片散落一地,只有当读者拾起碎片,并通过一定的规则重新拼合,才能让人品出其中的韵味。
  传统的诗评方式不能说中国诗论缺乏理论品味,更不能说中国人缺少理性。翻开先哲们的著作,看一看《荀子》、《韩非子》、《论衡》就不会怀疑我们的思辨能力。但传统的诗学理论恰恰选择了这种“品”、“话”、“式”等方式,这是由传统文化决定的,或者说,这种范式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刘勰和叶燮虽然前后相差一千多年,但他们都力图说理,在论诗方面均有挣脱传统方式的共同点。虽然在具体的诗歌评论中仍沿用点评的方式,但就问题的思考与追问是远离传统,表现出难能可贵的创新精神。特别就叶燮的《原诗》,在宋代欧阳修《六一诗话》开启了诗话的形式后,明清之际诗话如林。而清初突然冒出一种具有较高理论品味的诗论,至少在阶段性上有其积极的一面。《原诗》一方面针对诗论的内容,同时也针对诗论的形式。他批评传统论诗“杂而无章,纷而不一”,甚至连钟荣、刘勰也一网打尽,说他们“不能持论”。认为唐宋以来的诗评者,“或论风气,或指论一人,一篇一语,单辞复句,不能殆尽。”称他们“非戾则腐”。当然,叶燮的评价并不一定公允,如刘勰的《文心雕龙》、钟荣的《诗品》以及严羽的《沧浪诗话》,无论在逻辑结构和诗论思想上并不在《原诗》之下,但传统的诗论形式,特别是宋以来的诗话形式,决定了不可能有一种完整的理论表述。而与此相比较,叶燮在论诗的思维方式上能打破诗话常则,上承刘勰的思路,以一种较强的内在逻辑建构整篇,表现了他在思想表述上与同时代人的不同。这种与刘勰相似的表述形式,也成为两者比较的重要前提。
  比较并不意味着任何两物都可以相比,如人与石头,因为他们没有可比性。人与动物能比较,就是因为两者之间有许多相通处,有可比性。一般说来,相通点越多,可比性越高,比较也更有意义。刘勰的“通变”与叶燮的“正变”就以上三个方面的相类似而取得可比性。那么,通过比较,我们又能得到哪些以前不曾得到的东西呢?将可能挖掘出哪些鲜为人知的诗学思想呢?这已超出了本文的论证范围,将另外写文章专题分析。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